Kispert強調,飛索現(xiàn)在聚焦于汽車、醫(yī)療、智慧電網、網路、游戲等嵌入式應用,以工程專業(yè)為核心,協(xié)助客戶解決開發(fā)創(chuàng)新應用的挑戰(zhàn)。
重新聚焦的飛索,這兩年來市占率已經從原來30%成長到36%,逐步恢復營運動能。
同時,為提供完整解決方案,飛索也積極強化策略伙伴關系,今年度便已與Nuance和SK Hynix結盟,分別投入語音辨識技術和SLC NAND開發(fā)。
Kispert強調,使用者介面的創(chuàng)新是未來各類消費性電子和汽車電子產品的重要推動力,也是產品差異化的重要關鍵。隨著市場上越來越多需要語音辨識和多重語言功能的創(chuàng)新產品,自然語言辨識技術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環(huán),該公司將運用非揮發(fā)性記憶體技術專業(yè),改善這類系統(tǒng)在讀取資料時的速度和準確度。
更值得注意的是,因應嵌入式市場需求,飛索透過與SK Hynix的合作,讓產品線從既有的序列式NOR、平行式NOR,進一步延伸到SLC NAND。
Kispert指出,采用浮動閘(Floating Gate)技術的首款SLC NAND將于第二季上市,以4x奈米制程制造,將會提供1Gb、2Gb和4Gb等不同容量,同時,預計第三季就會進入3x奈米制程。
除了跨入SLC NAND之外,飛索目前是平行式NOR市場的領導者,不僅擁有業(yè)界最高容量的4Gb產品,近來亦積極強化序列式NOR產品組合。Kispert表示,對于速度和成本敏感的消費性產品來說,包括相機和家庭娛樂系統(tǒng)等,對于低接腳、高密度的序列式NOR需求日益提升,而該公司日前量產的512Mb產品,能提供更佳的速度效能。
就NOR產品的制造規(guī)劃來看,目前飛索除了在德州的自有晶圓廠生產90/65奈米制程產品外,主要的代工廠商是中芯國際,除65奈米制程外,預計今年底將進入45奈米制程,進一步降低成本。Kispert表示,與中芯國際已有長期合作關系,未來45奈米制程將全部委由其代工。
至于SLC NAND方面,SK Hynix僅會為飛索制造SLC NAND晶粒,飛索將自行處理測試、封裝和驗證作業(yè),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SLC NAND產品。
Kispert解釋,在與SK Hynix的交叉授權協(xié)議中,并未包含將飛索的電荷捕捉(Charge Trapping)技術移轉給SK Hynix。SK Hynix仍將以其浮動閘技術為飛索提供SLC NAND晶粒。
歷經破產重整的慘痛教訓,現(xiàn)在的飛索企圖以更穩(wěn)健的策略,鎖定高階NOR應用市場,讓公司重返往日榮景。Kispert在訪談中不斷提到「專注」這個字眼,并強調,這是公司重振旗鼓的重要策略思維。回歸工程專業(yè)、發(fā)揮結盟綜效、打造完整產品組合,從Kispert擘劃的藍圖中,我們看到了Spansion已為未來的持續(xù)發(fā)展鋪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