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下,“學生網上先學,老師課堂后教”的“翻轉課堂”模式已在廣州多所名校中成為常態(tài)。原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吳穎民指出,“新的信息技術對傳統學校教學的顛覆性有多大,怎樣評估都不為過。”
11月27日,未來學校國際論壇在廣州國際采購中心舉行。多所廣州學校的校長及教育專家一致認為,在線教育的發(fā)展對傳統教育提出了挑戰(zhàn),學校應解決如何利用新技術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的問題。同時,也要提防對技術的依賴阻礙教學中價值觀的傳遞。
據記者了解,廣州有一些中小學已經在移動互聯學習的道路上領先,不斷實踐“翻轉課堂”的教育模式。盡管仍在探索,而且教育成果并非一朝一夕的試驗就能顯現,但他們從中獲得的經驗和遭遇的困難,都在切實推動著教育向更好的方向改革。
據廣州市天河區(qū)華陽小學副校長陳麗霞介紹,把傳統的先教后學轉變?yōu)橄葘W后教、少教多學的“翻轉課堂”模式,已經成為學校課堂的常態(tài)。“學校有一個40多名教師自發(fā)組成的微課團隊,借助微課輔助學習報告單的形式,讓孩子們在上課前先通過微課自己預習,小組討論,全班分享,老師來批改學習報告單,了解學情,然后再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重新確定重難點和設置課堂問題,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微課團隊創(chuàng)建的內容已經成為年級資源庫,學生可以在課后反復觀看,并且,這些資源可以傳承給下一級的學生和家長。
而在東風東路小學,現在該校一二年級24個班全部實現了使用平板電腦移動學習,一對一學習的比例占全校的83.7%,并且已有超四成該校老師的課程放到了網上。東風東路小學校長陳曉認為,教育信息化的作用應該是促進人的發(fā)展,學生利用移動學習工具提高學習興趣和效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也得到提升。“我們不斷地向老師推送好用的在線教育工具,工具的使用減少了自己開發(fā)的費用,這是值得的,因為學校的職責主要在于對學生價值觀的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