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初,索尼因為組織重建的緣故,決定放棄全球第一只大量生產的機器狗Aibo。這個在當時時空依舊屬于太過先進的產品,歷經12年后,索尼在許多技術逐步到位,以及公司營運逐步好轉之下,決定重新向世人再一次介紹其進化版機器狗。
索尼由于推出Walkman個人隨身聽以及Play Station游戲機而成為全球創(chuàng)新企業(yè)的代表。為了延續(xù)這項使命,于1999年推出一只名為Aibo的機器狗。這款具備人工智能機器人(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的家庭玩偶。歷經五代的推陳出新,當時零售價格高達2000美元,也賣出了15萬只的Aibo,能夠模仿真狗的一些動作,甚至分辨主人對它的呼喚和責備。
隨后的幾年,本田(Honda)于2000年向全球發(fā)布的Asimo可以行走跳舞的機器人,之后的2004年豐田也推出的可以演奏小號且有兩只腳的機器人。不過,當時這股機器人的熱潮,并沒有帶給市場太多的震撼,主要原因在于當時的人工智能技術發(fā)展并不成熟,這讓機器人不夠智能化,且零售價格過高,也讓人難以接受這種高貴的玩具。
現今即使PS 4游戲機成為最暢銷的游戲機,索尼仍舊嘗試在不同領域中找到可以拓展財源的市場。例如:管理階層已經嘗試各種不同重組的策略,包含聚焦在傳感器領域。但是這一兩年以來,隨著美國大廠紛紛搶進人工智能,以及機器人市場又遇到重生的機會,索尼決定將目光再一次投向機器人領域。
索尼已經開始重新招募當年的Aibo項目的工程師,希望能夠結合機械和人工智能方面的能力,把自己當年布局在家庭領域的野心,再一次釋放出來。畢竟,結合語音助理,人工智能與因特網,絕對可以將Aibo升級至超越其他競爭對手產品的水平。因為索尼的機器人可以在家中跑來跑去,隨時接收指令,不同于亞馬遜Echo只能夠靜靜地待在房子中某處被動的角落接收指令。
軟銀于2017年6月收購Alphabet旗下兩家機器人公司,其中包括波士頓動力,且也如期推出Pepper與Nao家庭機器人。豐田最近也與NTT連手發(fā)布一款護理機器人的原型產品。這表示著,家庭機器人的市場逐步成熟,索尼的確有機會在這一市場中找到突破的商機,進而找到適合自己發(fā)展的機器人戰(zhàn)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