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控告中芯竊取商業(yè)機密案昨(10)日和解,中芯將賠償2億美元現金(約新臺幣65億元)及市值約1億美元股票,臺積電將兩階段取得中芯一成股權,成為中芯第二大股東,兩岸晶圓代工從競爭走向合擊。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控告中芯竊取商業(yè)機密案昨(10)日和解,中芯將賠償2億美元現金(約新臺幣65億元)及市值約1億美元股票,臺積電將兩階段取得中芯一成股權,成為中芯第二大股東,兩岸晶圓代工從競爭走向合擊。
中芯創(chuàng)辦人張汝京昨天并請辭董事與執(zhí)行長,由前應材亞洲總裁王寧國接任。張汝京是第一位到大陸創(chuàng)立晶圓代工廠的臺商,經營中芯九年,僅2004年獲利,業(yè) 界不斷傳出張汝京會下臺,結果在臺積電二度控告中芯勝訴及達成和解之際請辭,時機敏感。中芯是大陸最大晶圓代工廠,應材則是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商。
臺積若能入主中芯,將可以取得大陸四座12吋晶圓廠,目前聯電友好企業(yè)和艦在大陸只有8吋廠,臺積在大陸布局反而后發(fā)先至。
根據和解協議,中芯要分四年四期支付2億美元,并分兩階段轉讓10%股權給臺積電:第一階段中芯將發(fā)行17.89億股普通股讓予臺積電,第二階段是臺積電三年內按港幣每股1.30元,認購6.96億股中芯認股權證。
中芯在港停止交易前的收盤價是港幣0.38元,法人推估臺積電目前認購機率不高,但中芯訂出港幣1.3元的認購價格,顯示對這樁和解協議看好。大唐電信與上海實業(yè)分別是中芯前兩大股東,分別持股16.6%與10%,臺積電可望成為第二大股東。
臺積與中芯發(fā)言系統(tǒng)一致表示,臺積電不會進駐中芯董事會,這次以股權做為協議之一,目前沒有其他業(yè)務上原因。臺積電昨天上漲0.5元,收60.5元;昨晚美股開盤后,其ADR上漲1.91%;中芯港股今日恢復交易。
臺積電強調,股權轉讓須在政府許可下接受,即使政府許可,公司也不以長期持有中芯為標的,也沒有任何義務要長期持有中芯股份;取得股權完全是被動投資,純粹是要確保臺積電營業(yè)秘密的價值而接受,未來不排除將持股變現;若政府不許可,雙方有其他替代方案。
臺積入股中芯 握并購門票
臺積主動告中芯兩次都取得勝利,第一次以1.75億美元和解金收場,第二次除了2億美元的現金,還拿到中芯10%股權。中芯在大陸向有「半 導體樣板」之稱,卻在九年后割出10%股權給臺積,臺積雖是被動出招,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也接受。外界最關注的是臺積電對中芯究竟有沒有收購企圖心。
國際大廠興訟往往有商業(yè)目的,和解多半除了權利金外,也會進行專利之間的交互授權,臺積電這次愿意接受10%中芯股份作為和解協議,公司表示,感覺有點無奈,只因虧損多年的中芯現金不夠。
然而,股票是有價資產,中芯又在美國與香港掛牌,股票變現性強,賣掉股票換錢,也不失為一個可行的方法。
不過,臺積電對中芯難道真沒有收購企圖嗎?1999年半導體景氣牛氣沖天,臺積并購世大強化競爭力,明年半導體產業(yè)將步入另一多頭,臺積電 喊出2010年后的未來五年,平均每股稅后純益要有一成的成長,顯然張忠謀看到自家公司的春天不遠,這時候若有不錯的跨國收購,強化全球布局,并不是不可 能。
但卡在臺灣法令對12吋晶圓登陸的限制,向來乖乖牌的臺積守法為先,中芯提出10%股權給臺積作為和解條件,臺積當然先把政府的指令當圣旨,業(yè)界認為,等到10%中芯股權到手,政府也同意12吋可以登陸,屆時雙方整合,大有空間。
其次,中芯兩大股東大唐電信、上海實業(yè)都是中資背景,臺積要談合作,勢必不可能像以往強勢,階段性拿到中芯10%股權,成為中芯第二大股東,既不越矩,又可能是第一大民間企業(yè)持股的股東。
當然也有大陸業(yè)者對中芯敗訴感到失望,還有人認為,大唐與上海實業(yè)在這樁訴訟案敗訴后,作出「請張汝京下臺,擁抱張忠謀」的解讀,拿出10%股份給臺積,沾上臺積之光,說不定股價可以回溫,投資多年的上海實業(yè)也有變現空間。
臺灣業(yè)者認為,臺積若把中芯10%股權視為被動,變現是目的,意味著對中芯股票價值不是那么認同;不過,張忠謀愿意接受現實,甚至愿意等政府法令允許,這段等候的時間成本,對臺積的意義,并不單純,值得后續(xù)觀察。
有業(yè)者推斷,有價資產并非只有股票,在晶圓代工里,有價值的資產還有設備機器,尤其臺積電今年從年初19億美元,大幅增加資本支出到27億 美元,全力卡位65、40奈米等12吋先進制程,臺積電在需要12吋設備大幅擴充之際,卻愿意等政策通過,取得中芯股票,這當中的考慮點令人有其他聯想。
張汝京 兩張恩怨終結
張忠謀與張汝京,一個是全球晶圓代工教父,一個是大陸晶圓代工教父,隨著這次臺積電控告中芯勝訴,并取得入股中芯門票,張汝京卻下臺了。 「兩張」恩怨看似畫下句點,卻令人想起十年前世大被臺積買下,張汝京黯然離開臺灣,并到大陸開疆辟土、創(chuàng)立中芯,張汝京接下來要去哪?昨天他只公開表示, 卸任中芯CEO,是為了追求其他個人興趣。
據了解,中芯執(zhí)行長異動消息公布前一晚,就在大陸半導體界傳開,人在家里的張汝京接到友人電話并未多說什么,只表示他正在跟他的母親長談。 張汝京在母親90歲時接她到上海定居,如今母親即將百歲,張汝京或許想趁這個時候跟母親多說話。臺積電與中芯第二次的官司進行三年多,在張忠謀回任CEO 內,也讓張忠謀在臺積多了一筆戰(zhàn)功。業(yè)界解讀,張汝京與臺積訴訟連兩次失敗,是這次下臺的原因之一,隨著臺積有機會入股中芯,「兩張」恩怨在九年后正式畫 下句點。兩岸晶圓代工龍頭競爭,是否化敵為友、出現新路,值得關注。
本站聲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關機構授權發(fā)布,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本站亦不保證或承諾內容真實性等。需要轉載請聯系該專欄作者,如若文章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本站刪除。
據業(yè)內信息報道,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繼之前將3nm制程工藝的量產時間由外界預計的9月底推遲到第四季度后,再一次將其延后一個季度,預計將于明年才能量產。
關鍵字:
臺積電
3nm
周四美股交易時段,受到“臺積電預期明年半導體行業(yè)可能衰退”的消息影響,包括英偉達、英特爾、阿斯麥等頭部公司均以大跌開盤,但在隨后兩個小時內紛紛暴力拉漲,多家千億美元市值的巨頭較開盤低點向上漲幅竟能達到10%。
關鍵字:
臺積電
半導體
芯片
目前,各式芯片自去年第4季起開始緊缺,帶動上游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聯電、力積電、世界先進等代工廠早有不同程度的漲價,以聯電、力積電漲幅最大,再加上疫情影響,產品制造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面臨著極為緊張的市場需求。推估今年全年漲幅...
關鍵字:
工廠
芯片
晶圓代工
據業(yè)內消息,俄羅斯芯片設計廠商Baikal Electronics最新設計完成的48核的服務器處理器S1000將由臺積電代工,但可惜的是,鑒于目前美國歐盟對俄羅斯的芯片制裁政策,大概率會導致S1000芯片胎死腹中。
關鍵字:
臺積電
16nm
俄羅斯
S1000
芯片
據業(yè)內信息,近日一家名為Daedalus Prime的小公司陸續(xù)對多個半導體巨頭發(fā)起337專利訟訴,其中包含三星電子、高通公司、臺積電等。
關鍵字:
專利侵權
三星
臺積電
高通公司
337調查
USITC
據外媒TECHPOWERUP報道,中國臺灣一直在考慮將其芯片生產擴展到其他國家已不是什么秘密,臺積電已同意在亞利桑那州建廠,同時歐盟、日本、甚至俄羅斯都在傳出正與臺積電洽談建廠。
關鍵字:
芯片
臺積電
5G設備
12 月 15 日消息,英特爾 CEO 基辛格近日被曝光訪問臺積電,敲定 3 納米代工產能。此外,digitimes 放出了一張來源于彭博社的數據,曝光了臺積電前 10 大客戶營收貢獻占比。
關鍵字:
英特爾
臺積電
蘋果
據業(yè)內消息,因為全球消費電子市場的低迷,老牌IDM公司Intel將陸續(xù)從本月開始進行較大規(guī)模裁員。Intel公司CEO帕特·基爾辛格自從上任以來不斷試圖調整公司策略以保證提高利潤和產業(yè)規(guī)劃,信息表示Intel將對芯片設計...
關鍵字:
IDM
Intel
晶圓代工
芯片設計
雖然說臺積電、聯電廠房設備安全異常,并不會因為一次強臺風產生多大損傷。但強臺風造成的交通機場轉運、供水供電影響,對于這些半導體大廠來說也可謂是不小的麻煩。
關鍵字:
臺積電
聯電廠
半導體
近日,在加利福尼亞州圣何塞舉行的三星代工論壇上,三星電子公布了其芯片制造業(yè)務的未來技術路線圖,宣布在2025年開始大規(guī)模量產2nm工藝,更先進的1.4nm工藝則預計會在2027年投產,主要面向高性能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應用。
關鍵字:
三星
臺積電
芯片
1.4nm
創(chuàng)新企業(yè)上市可在存托憑證(CDR)和首次公開發(fā)行(IPO)二選一,國際巨頭登錄A股方式逐漸明朗化。爆料出臺積電擬登錄A股,一成股權實施CDR。雖然臺積電已明確否認,但臺灣媒體分析仍然存在可能性。
關鍵字:
臺積電
半導體
芯片
臺媒報道稱,市場傳出聯發(fā)科拿下蘋果訂單,最快顯現的應該是蘋果針對當紅的智能音箱趨勢,所打造的第一款產品HomePod所需WiFi芯片,并以ASIC方向量身訂做,有機會成為明年第二代產品的供貨商。
關鍵字:
聯發(fā)科
臺積電
物聯網
臺積電近年積極擴大投資,繼去年資本支出金額創(chuàng)下101.9億美元歷史新高紀錄后,今年資本支出將持續(xù)維持100億美元左右規(guī)模。因應產能持續(xù)擴增,臺積電預計今年將招募上千名員工,增幅將與往年類似。
關鍵字:
臺積電
資本
半導體
10 月 2 日消息,亞洲科技出版社表示,芯片大廠英偉達打算與蘋果公司做同樣的事情,他們拒絕了臺積電 2023 年的漲價計劃。
關鍵字:
蘋果
英偉達
臺積電
于是眾多的媒體和機構就表示,整個晶圓市場,接下來可能會面臨產能過剩的風險,分析機構Future Horizons甚至認為明年芯片產業(yè)至少下行25%。
關鍵字:
蘋果
英偉達
臺積電
10 月 3 日消息,據臺灣地區(qū)經濟日報報道,擁有先進制程優(yōu)勢的臺積電,也在積極布局第三代半導體,與聯電、世界先進、力積電等廠商競爭。
關鍵字:
半導體
芯片
臺積電
10月5日電,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蘋果公司公布的供應商名單顯示,截至2021年9月,在蘋果公布的超過180家供應商中,有48家在美國設有生產設施,高于一年前的25家。加州有30多個蘋果供應鏈生產相關的設施,而一年前只有不到...
關鍵字:
高通
臺積電
蘋果供應商
據業(yè)內信息報道,昨天全球半導體代工龍頭臺積電公布了Q3季度財報數據,營收及利潤均保持了環(huán)比兩位數的增長,超出行業(yè)之前的預期,能在過去幾年世界半導體市場萎靡的大環(huán)境下的背景之下逆勢增長也說明了臺積電在全球半導體行業(yè)的絕對實...
關鍵字:
臺積電
2nm
10月13日,臺積電發(fā)布了2022年Q3季度財報,合并營收約新臺幣6131億4千萬元,稅后純益約新臺幣2808億7千萬元,每股盈余為新臺幣10.83元(折合美國存托憑證每單位為1.79美元)。
關鍵字:
臺積電
聯發(fā)科
半導體
2nm
臺積電(TSMC)公布2022年第三季度業(yè)績。第三季度合并營收為6131.4億元新臺幣,上年同期為4146.7億元新臺幣,同比增長47.9%,環(huán)比增長14.8%;凈利潤2808.7億元新臺幣,上年同期新臺幣1562.6億...
關鍵字:
臺積電
晶圓
先進制程
TS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