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說,沒有什么能比Tesla更能代表科技與汽車的完美結合了。同時,作為Tesla的鐵桿粉絲,我早就躍躍欲試,想體驗一下這種次世代的駕駛感受了。在剛剛結束的馬年春節(jié)期間,適逢家里提出添置新車的計劃,我拖家?guī)Э?,前往紐約Roosevelt Field 的Tesla營銷中心進行了試駕。
試駕車輛及路線介紹
試駕的車款是TESLA Model S Performance 85版本,配置如下圖:
由于受到美國汽車經(jīng)銷商組織(NADA)的排斥,Tesla在美國沒有銷售點,所有的店面都只是做展廳之用,消費者可以前往營銷中心進行試駕,然后在網(wǎng)上下訂單進行購買。
試駕從TESLA的地下一層停車場出發(fā),全程約8.5公里,包含了彎道、急彎道、直道和直角轉彎。測試的路況則包括高速公路、商場慢速路(有交通燈/停車標志)和石子路。
性能強大操控舒適
在停車場發(fā)動汽車后非常安靜,沒有了發(fā)動機的轟鳴聲。輕踩油門踏板,伴隨著非常具有科幻感的電機轉動聲音,汽車毫不猶豫地移出了車庫。P85 Model S的起步加速犀利,有著非常強烈的推背感,官方宣稱的百公里加速5秒以內十分靠譜。油門踏板的反應非常靈敏,幾乎就是腳動車動毫不懈怠。
值得一提的是,ModelS提供了舒適、普通還有運動三種駕駛模式供用戶選擇。三種不同的模式下,最直觀的改變就是方向盤的電子助力系統(tǒng)。舒適模式下方向盤很輕,需要轉動的力和BENZ S級相當;運動模式下方向盤變重,提供更加精確的轉向控制,手感和BMW M5類似。
另外一個比較有趣的體驗就是動力回收系統(tǒng):初次駕駛時,松開油門就自動剎車的感覺讓我感到有一種奇怪的新鮮感。三五次松開油門后,我就完全適應了這個“懶人模式”。從離合剎車油門三個踏板,到剎車和油門,再到一個油門踏板。雖然這套機制還不能完全替代剎車的功能,但我想這已經(jīng)是一種進化了。
在過270°還有180°彎的時候,我刻意用比平時更快的速度入彎,近2.1噸的車身非常穩(wěn)定。占車身重量大頭的電池板被置于車身底部,從而降低了整車的中心,帶來了轉彎時的舒適感受。
中規(guī)中矩的配置
對于一臺總價可達到100萬人民幣(選配)的汽車來說,Model S的內飾可以說是非常簡陋——一切配置從簡,可以參考市場上B級車的水準。但這完全取決于你看待這臺車的視角,如果把它當一臺普通轎車來衡量的話,這個配置也可以算中規(guī)中矩。
車內的系統(tǒng)共提供了可以存儲5組駕駛員資料的空間,所記錄下來的不僅包括方向盤的位置,還有駕駛硬件模式、駕駛歷史信息等全方位的資料。這為不同駕駛員共享一輛Model S的情況提供了方便。
在安全性方面,試駕途中并沒有遇到什么緊急情況,所以不太知道安全氣囊還有車身骨架的強度如何。與之相比,兩側后視鏡的視角中規(guī)中矩,車內后視鏡的視野因為掀背向的設計有所減少,可以參考Audi A7,VW CC的后視鏡觀感。好在,Tesla提供了駕駛時倒車攝像頭投影的功能,等于在屏幕上多出來一個可以參考后車還有視覺盲區(qū)的窗口。我自己駕駛時參考的頻率是兩側后視鏡>屏幕倒車影像>后視鏡。
不足之處與信息反饋
即使被評為TOP 10的汽車之一,我還是在試駕過程中體會到了Model S的一些不足之處。
1、后排空間不大。當身高182cm的我把駕駛位調整舒適的位置時,坐在后排的腿部空間已經(jīng)捉襟見肘了。
2、倒車雷達清潔。其實這并不是Model S的問題,因為現(xiàn)在市面上的倒車影像攝像頭都不具備自我清潔的功能。只是,由于Model S將這枚攝像頭應用到了駕駛中,所以攝像頭上的污漬可能會對行駛安全造成影響。
3、惱人的17寸大屏幕。這塊屏幕可視角度大,觸控反應靈敏,操作也非常人性化。美中不足的是,當夜間行車時,即使將其調至夜間模式,閃亮的屏幕讓我分心且感到不適。其實這個可以參考智能手機屏幕亮度調整的解決方案,利用光線傳感器自動判斷外部環(huán)境,必要時降低亮度。
好在,隨同我進行試駕的Tesla員工將上面的所有的“吐槽”都記錄了下來,并且向我們承諾這些都會錄入到客戶反饋信息系統(tǒng)中,作為以后車型改善的參考。值得一提的是,Tesla也考慮到了中國車主喜歡長軸距豪華后排這樣一個消費心理,在中國發(fā)售的Model S的后排,可能會得到相應的改進。
LED驅動電源的輸入包括高壓工頻交流(即市電)、低壓直流、高壓直流、低壓高頻交流(如電子變壓器的輸出)等。
關鍵字: 驅動電源LED 驅動電源作為 LED 照明系統(tǒng)的 “心臟”,其穩(wěn)定性直接決定了整個照明設備的使用壽命。然而,在實際應用中,LED 驅動電源易損壞的問題卻十分常見,不僅增加了維護成本,還影響了用戶體驗。要解決這一問題,需從設計、生...
關鍵字: 驅動電源 照明系統(tǒng) 散熱LED通用照明設計工程師會遇到許多挑戰(zhàn),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數(shù)校正(PFC)、空間受限和可靠性等。
關鍵字: LED 驅動電源 功率因數(shù)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