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眾多中國家電產品出口制造商來說,2006年不僅意味著隨之而來的新機會,同樣也意味著一項最緊迫的挑戰(zhàn)——至少從短期來看便是如此:歐盟已經從2005年8月份開始全面實施《關于報廢電子電器設備指令》(WEEE)。在這項早在2003年就已生效的法令中規(guī)定,生產商(包括進口商和經銷商)必須在法律意義上承擔支付自己報廢產品回收費用的責任。
WEEE掀起全球報廢電子回收運動
歐盟是第一個推動報廢電子電器設備回收工作的地區(qū)。在WEEE政策的帶動下,包括中國、日本、韓國、瑞士、中國臺灣、加拿大和美國的一些州在內的許多國家和地區(qū)也都相繼加入這場轟轟烈烈的運動中來,并開始加緊制定相關法律的工作。目前已出臺的相關法律法令有日本的《家用電器回收法》和《JEITA/JEMA產品回收動議》、韓國《促進節(jié)約和回收資源行動》以及《加利福尼亞州電子廢物回收法》等。
中國的出口貿易額在近年來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增長,機電產品的拉動作用功不可沒。為了應對WEEE法令擴大出口,中國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員會在2004年9月便發(fā)布了《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
建立以生產者責任制為核心的生產、銷售、使用三位一體的電子垃圾回收、處理責任制是該條例的核心。條例規(guī)定,家電生產企業(yè)應該采用有利于回收和再利用的材料生產家電,并在家電上標注報廢期及回收處理提示信息,同時承擔廢舊家電回收的責任;家電經銷商或售后服務機構有義務對廢舊家電進行回收,并交給有資質的企業(yè)處理,否則最高將可被罰款10萬元。
歐盟WEEE回收體系的實施情況
在不久前出臺的《電子信息產品生產污染防治管理辦法》中,也對廢舊電子產品回收做了相關規(guī)定。其中包括電子信息產品制造者應當與國家指定的廢舊電子信息產品回收機構簽訂相應的廢舊電子信息產品回收合同,委托廢舊電子信息產品回收機構回收其生產的超過安全使用期限的產品。此外,該管理辦法還規(guī)定,為了便于回收,生產商必須在產品上注明安全使用期限,并在產品上注明材料成分標準牌號和可否回收利用的標志。
中國已經開始著手建立報廢電子設備回收體系,確立浙江和青島為“國家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體系建設”試點省市則是這項工作的開始。其中,浙江省的思路是建立以杭州為處理中心、其他11個市建立區(qū)域分點回收網絡體系。目前該省已頒布了《浙江省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試點暫行辦法》,回收渠道主要分社區(qū)回收,機關、學校等事業(yè)單位回收渠道、生產廠家回收渠道和家電銷售商回收渠道,并確定由杭州大地環(huán)保公司承擔處理工程試點項目。另外,由青島海爾負責的回收處理項目也已開始實施。
中國國家發(fā)展與改革委員會還在全國進行了兩個重點項目試點,其中一個位于北京,另外一個則落戶在天津,位于天津泰達化工區(qū)的電子廢物處理和回收中心將于今年正式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