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紐約時報》網(wǎng)絡版周日刊文稱,Intel正面臨公司發(fā)展中的關鍵節(jié)點。目前,PC和服務器處理器市場正在滑坡,而Intel也在尋找CEO保羅·歐德寧(Paul Otellini)的接班人。在這樣的“內外交困”下,Intel的前景撲朔迷離。
過去幾個月,Intel董事長安迪·布萊恩特(Andy Bryant)努力給員工打氣。在多次會議上,他對員工表示,盡管Intel仍在工程和制造領域保持著賴以成功的元素,但公司必須從根本上做出改變。
對于一家以“只有偏執(zhí)狂才能生存”為非官方口號的公司而言,這傳達了一個不同尋常的信息。Intel發(fā)現(xiàn),他們正面臨一個根本性問題:偏執(zhí)狂是否也會發(fā)展?
通過與微軟合作,在1/4世紀的時間內統(tǒng)治PC市場,Intel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廠商。然而,PC銷售正快速滑坡,用戶正越來越多地使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在移動市場,并沒有太多設備使用Intel處理器。
作為Intel的另一個主要業(yè)務,服務器處理器的銷售狀況也在發(fā)生改變。云計算技術的發(fā)展給基礎服務器帶來了巨大需求,但這類服務器結構簡單,成本較低。這導致了服務器處理器的價格下降,利潤率滑坡,同時也意味著競爭對手更容易進入這一市場。
新CEO人選存疑
另一方面,Intel也在尋找一名新的領袖。去年11月,Intel CEO保羅·歐德寧(Paul Otellini)出人意料地宣布,他將于今年辭職。歐德寧自2005年開始擔任IntelCEO。他當時表示:“是時候繼續(xù)前行,并將Intel的領導職位交給新一代領導者。”他拒絕透露為何在距離退休年齡還有3年時選擇離職。
歐德寧的決定使Intel陷入不利處境中。Raymond James分析師漢斯·莫賽斯曼(Hans Mosesmann)表示:“看起來Intel并沒有適當?shù)慕影嘤媱潱@是一個問題?,F(xiàn)在距離歐德寧離開還有一個月時間,但似乎什么問題都沒有解決。”
盡管Intel董事會考慮了公司外部人選,但幾乎可以肯定Intel新任CEO將來自公司內部。與硅谷的跳槽文化不同,在Intel,供職15年的員工仍被稱作新人。Intel的領袖們認為,必須找到一名深深植根于Intel文化的CEO。
一名知情人士表示:“董事會的工作是找到一名候選人,最好地適應這份工作。Intel需要定義自己的下一幕。”
布萊恩特已在Intel供職32年,并長期擔任公司首席財務官。他正嘗試讓員工為全新的時代做好準備。一名曾參加過布萊恩特會議的消息人士表示:“布萊恩特指出,用戶正在改變,我們也需要改變。目前的營收來源并不是未來的營收來源。”
Intel拒絕讓歐德寧和布萊恩特等高管接受采訪,并表示目前正是發(fā)布第一季度財報之前的緘默期。業(yè)內人士預計,繼2012年之后,Intel的營收、運營利潤率和凈利潤將繼續(xù)表現(xiàn)不佳,而這也反映了PC需求的下降。
分析師表示,Intel的下一任CEO有兩大熱門人選,分別為布萊恩·克蘭尼克(Brian Krzanich)和大衛(wèi)·普爾穆特(David Perlmutter)。克蘭尼克是Intel首席運營官,負責芯片制造。普爾穆特是Intel首席產品官,負責芯片設計。這兩名高管均非常接近Intel的核心業(yè)務。
Intel軟件業(yè)務主管蕾妮·詹姆斯(Renee James)不太可能成為Intel下一任CEO。作為一家長期以來的硬件公司,Intel不太可能選擇一名軟件高管作為CEO。此外,Intel首席財務官斯泰西·史密斯(Stacy Smith)在公司內外備受尊重,但與歐德寧類似,史密斯缺乏技術背景,這是他的一大弱點。
這4人中資歷最淺的高管于1988年加入Intel,這進一步體現(xiàn)了外部人士進入Intel高層的難度,不過業(yè)內觀察家認為,如果繼續(xù)保持這種“與世隔絕”的文化,Intel可能無法很好地滿足用戶對不同設備的多樣化需求。
AMD前CEO??颂?middot;魯伊茲(Hector Ruiz)表示:“在這個全新的世界中,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云計算的推動下,市場正快速發(fā)展。Intel擁有人才、工程能力和資源,但他們最危險的敵人就是自己。”
魯伊茲在近期的一本新書中談到,他曾以壟斷為由起訴Intel,而壟斷產生的原因正是Intel的“偏執(zhí)狂”文化。在魯伊茲從AMD離職后,Intel向AMD支付了12.5億美元,就反壟斷訴訟達成和解。不過Intel仍拒絕承認該公司存在壟斷行為。
合作伙伴漸行漸遠
關于Intel壓榨客戶的說法已在硅谷流傳多年,但一直沒有切實的證據(jù)。在Intel控制PC市場80%份額的時代,PC廠商不得不面對極低的利潤率,而Intel芯片供應的缺貨將成為PC廠商的災難。
不過未來,這樣的威脅將不會那么嚴重。在上周紐約的一次會議上,惠普展示了采用低功耗Intel Atom處理器的服務器設計。但更引人關注的是,4家其他芯片廠商也將向惠普提供處理器芯片。
作為Intel長期以來的合作伙伴,微軟也在逐漸遠離Intel。去年,微軟推出了第一款平板電腦,其不同版本采用了來自Intel和Nvidia的不同處理器芯片。微軟新款Xbox游戲機將采用AMD處理器,而移動版本的Windows 8則針對采用高通處理器的智能手機設計。
對于與Intel之間的關系,微軟拒絕置評。
尋求業(yè)務多樣化
Intel表示,該公司未來的生存將取決于能否在半導體技術領域保持領先地位,盡管設計和制造成本仍將處于高位。未來的凌動處理器將被應用在平板電腦和手機等設備中,將帶來更好的性能,包括更長的電池續(xù)航時間。此外,Intel下一代代號為“Haswell”的PC處理器也將于2013年下半年面市。
Intel技術和制造集團高級成員馬克·波爾(Mark Bohr)表示:“我并不認為市場正在滑坡。當前的市場比10年前規(guī)模更大。我們開始為小尺寸平板電腦和大型機開發(fā)芯片,為每一款芯片增加更多功能,并覆蓋更多用戶。”
由于未能及時應對移動設備和云計算的發(fā)展,歐德寧備受批評。他的做法相對保守,總是在了解如何更好地傾聽并響應消費者需求。Intel曾與美國國外的手機廠商合作開發(fā)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并貼上Intel的商標。
Intel今年晚些時候將出售定價適中的電視機頂盒,并提供電視節(jié)目訂購服務。這是Intel嘗試偏離主營業(yè)務的一次重要舉措,但Intel認為這一服務足以成為普通有線電視的替代品。
在Intel的10.5萬名員工中,只有300名員工從事這一工作,這些員工大多來自其他公司。Intel也希望得到好萊塢內容公司和零售商的合作。對Intel來說,這是發(fā)展方向的一次巨大轉變。關注Intel的人士也不能確定,Intel能否通過這一舉措更好地了解消費者需求,進軍一個完全不同的市場,以及Intel是否準備好應對新的競爭對手,即有線電視公司。
至少在未來幾年中,Intel仍需要依靠服務器和PC芯片業(yè)務。盡管出現(xiàn)滑坡,但這些業(yè)務仍給Intel帶來了大筆現(xiàn)金。莫賽斯曼表示:“Intel仍有很多錢,但屬于他們的舊世界正在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