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相信看過美國著名影片《盜夢空間》的人士對影片中曲折離奇的夢境至今還記憶猶新,其中現實與虛擬錯綜復雜的關系讓人感到暈眩。而近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稱現實生活中人類的“盜夢”即將成為可能,這不禁讓人為之一震。
據《每日郵報》報道,研究人員已經成功控制了老鼠的夢境,而他們下一步便打算控制人類的夢境。
通過重復播放先前幾天老鼠所遭遇的環(huán)境中的各種聲音,科學家們已經成功影響了老鼠們的夢境。此項目的成功可以說是科學界一項新的突破,但同時也讓現實生活中的人類有些驚悚。
麻省理工大學負責該項目的神經科學家馬特-威爾遜(Matt Wilson)日前向一家網站披露道,他的團隊目前正在研究大腦中海馬體(即大腦中被認為是感情和記憶中心的部分)把實踐變成記憶的方法。
目前,他們已經發(fā)現當人類處于睡眠中時,海馬體還忙于重放日間人們所經歷的一些事件以強化記憶,但關于這些重放內容是否會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目前還尚未定論。
為了獲取較準確的信息,威爾遜用兩種不同的聲音信號訓練了一組老鼠們穿越迷宮的情況。
其中一種聲音暗示老鼠們左邊有食物在等待他(它)們;而另一種聲音信號則暗示老鼠們如果向右轉的話,便會在迷宮內尋找到食物。
同時,科學家們記錄了老鼠們在真實情況下穿越迷宮時的大腦活動相關信息以及隨后睡眠時的腦波情況。通過相關分析,科學家證實老鼠在睡覺時確實夢見了之前覓食的情景,但當研究人員播放試驗中所用到的聲音信號時,他們發(fā)現老鼠們的夢境產生了變化。隨著第二種聲音信號的傳出,老鼠們開始夢見自己右轉在迷宮中覓食的情景。這就證明了如果睡眠時外部有物體重新激活腦部一定的記憶時,老鼠們的夢境內容就可以被修改。
威爾遜還稱,睡眠時,這種“盜夢工程”還可用其他更具侵略性的物體,不僅僅局限于聲音。這就為加強、改變和阻斷人類一定的記憶提供了可能性。
更多醫(yī)療電子信息請關注:21ic醫(yī)療電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