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者的痛苦是常人無法想像的,而為了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zhì),研究者也在進行著不懈努力。最近,斯坦福大學的一支研發(fā)團隊就帶來了一項關(guān)鍵性的技術(shù)突破:可連接神經(jīng)系統(tǒng)并提供觸覺感應的人造皮膚。
簡單來講,這種皮膚是由橡膠塑料和柔性打印電路組合而成,它們中間還夾著碳納米管,可在兩者被擠壓而接觸時導電。擠壓的力度越大,穿過其中的電流也就越大,這也為皮膚賦予了感應不同壓力的能力。
當然,這些感應的數(shù)據(jù)還需要被傳輸?shù)绞褂谜叩拇竽X當中。為了做到這一點,研究者把目光投向了一種名叫光遺傳學(optogenetics)的技術(shù),來通過基因工程讓細胞對特定頻率的光作出反應。在制作出可感應光模式的光遺傳學神經(jīng)元之后,研究團隊證明了這種技術(shù)是能夠在人類身上工作的。
研究團隊表示,他們距離進行初步人體測試還有多年時間,且該項目的領(lǐng)導者鮑哲南教授并不認為光遺傳學是一種合適的解決方案。人類皮膚所能感應到的不光只有壓力,還包括溫度和摩擦,而這些目前依然還無法復制??杉幢闳绱耍麄兊难芯砍晒廊挥邢M蔀橐豁椫卮蟮募夹g(sh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