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工研院表示,韓國三星廣泛使用AMOLED顯示屏在高階手機上,且三星對智能手機用的中小型AMOLED面板占全球出貨量已達97%以上。友達和奇美電今年雖然也有展示AMOLED成品,但未被大量使用,加上臺、韓主力不同,臺灣與韓國OLED今年的產值差距恐達5倍以上。
AMOLED(主動式有機電激發(fā)光二極體)面板看起來色彩鮮艷、強光下可視,且輕薄的特性,是智能手機的超強零組件。臺灣工研院IEK零組件研究部分析師劉美君指出,韓??國挾AMOLED優(yōu)勢,使得今年OLED預估產值為33.75億美元;臺灣的OLED產值預估只有4.5億美元,兩者差距5.5倍。
劉美君解釋,臺灣的OLED產值多是由低價的PMOLED(被動式有機電激發(fā)光二極體)撐場面。以產品來舉例,韓國的AMOLED是用在每個價值5百美元以上的高階手機上,臺灣主力PMOLED是用在每個50美元就有的錄音筆、MP3上黑白字幕標示現(xiàn)在播放哪首流行音樂的小顯示屏,就是PMOLED。
臺灣若要像韓國1年有幾十億美元的OLED產量,關鍵是臺灣生產的AMOLED,國際手機業(yè)者買不買單。因為三星自己作面板給自己的手機廠用,“自己生產自己買”,產業(yè)鏈一體成型,臺灣的面板廠生產AMOLED,還須經過市場嚴格的考驗,起步點不同。
根據工研院6月最新資料分析,2011年時景氣不算太好,但智能手機仍在不景氣當中一枝獨秀,韓國三星在不斷地加大AMOLED面板制品導入手機產品線的比例,使“全球”OLED產值因AMOLED大幅成長下,增加至26.32億美元。
工研院IEK樂觀預估,今年臺灣業(yè)者若能加入AMOLED大量出貨行列,預計將有效帶動“全球”OLED總體產值的揚升,達到44.81億美元。
工研院IEK(產業(yè)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分析,三星不僅有技術,且手機策略也在轉型?,F(xiàn)在走的是“我家是賣高檔貨”路線;蘋果(Apple)手機仍是走單機策略,主打內容服務和軟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