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碼投資AMOLED奇美、友達增資
為追趕韓國業(yè)者于AMOLED技術領先的地位,面板雙虎不約而同于4月分辦理現(xiàn)金增資私募普通股,以擴充AMOLED技術研發(fā)資金。
友達指出,其現(xiàn)金增資私募普通股額度將會在8億股以下,預計籌資額度大約為新臺幣90100億元,未來私募資金將運用于建置如AMOLED新技術與新產能、充實營運資金、健全財務結構,以及支應其他公司長期發(fā)展之資金需求。至于奇美亦公告將現(xiàn)金增資私募普通股額度為上限20億股,預期可募集近新臺幣200億元,其中鴻海集團亦宣布將依照比例于合理價格范圍內認購部分私募普通股,可望為奇美未來擴大營運以及新技術的研發(fā),注入一劑強心針。
光電科技工業(yè)協(xié)進會(PIDA)產業(yè)暨技術組產業(yè)分析師陳逸民表示,由于原始設備制造商(OEM)為提供消費者更多的產品選擇,對于高階面板的需求越來越高,促使友達、奇美透過增資方式取得更多研發(fā)資金,加快AMOLED發(fā)展時程。
陳逸民進一步分析,AMOLED技術的成本結構主要分為制造設備、材料以及研發(fā)人才等三方面,其中,制造設備及材料資出成本又比研發(fā)人員還來得更高,主要肇因于制造設備和材料大部分無法與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 LCD)的設備、材料通用,因此須購置新設備與材料,增加資本支出。此時,友達與奇美雙雙規(guī)畫現(xiàn)金增資,可能是新技術開發(fā)的資出成本超乎預期,但也意味著雙方將全力沖刺AMOLED技術研發(fā)。
另一方面,陳逸民認為,借此現(xiàn)金增資,亦有機會為臺灣面板廠引進諸如TCL、海信及康佳等中國大陸顯示器品牌廠的資金,使雙方的合作關系更為緊密,進而擴大在中國大陸的出海口。
然而,除了須挹注大量資金外,產業(yè)供應鏈的奧援亦相當重要。因此,臺灣AMOLED材料供應商昱鐳正積極研發(fā)具備更高效率藍光磷光材料,以就近提供友達、奇美等臺灣本土面板廠,強化臺灣AMOLED供應鏈中最弱的材料部分。
爭搶AMOLED商機昱鐳厚植材料本土化實力
昱鐳光電行銷事業(yè)處經理王志安表示,現(xiàn)今AMOLED面板在量產時,面臨最大挑戰(zhàn)主要在于發(fā)光材料品質不一,以及AMOLED基板于蒸鍍、封裝制程良率過低等問題尚無法完全克服。其中,材料方面的品質優(yōu)劣更是直接影響到AMOLED面板的使用壽命,對面板廠而言是量產能否成功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王志安進一步分析,為打造AMOLED面板,發(fā)光材料本身必須具備熱穩(wěn)定性、高效率、低功耗、顏色飽和度高和低成本等要求,才有機會被面板廠導入鍍膜生產設備中進行量產。
有鑒于此,昱鐳已研發(fā)出可滿足上述條件的新材料產品--PH5以因應臺灣面板廠所需。該材料產品不論是在熔點、效率以及功耗部分皆比過往CBP或Balq等材料較佳。
另一方面,王志安指出,三星行動顯示(SMD)之所以可以壟斷近九成的AMOLED面板供應量,其原因除技術領先外,更重要的是該公司藉由提供資金以及出??诘葕W援,培植許多韓國在地AMOLED材料供應商,使其面板量產時無材料斷貨的疑慮。
事實上,昱鐳在2005年時也曾是三星的AMOLED材料供應商,但最后仍不敵韓國在地材料廠商低價競爭,導致最后黯然退出韓國市場。王志安補充,臺灣AMOLED產業(yè)未來若想長遠發(fā)展,當務之急就是須落實供應鏈整合本土化,并且由政府從中協(xié)助,才有機會與韓廠一較高下。 [!--empirenews.page--]
據了解,目前昱鐳在AMOLED發(fā)光材料方面的專利已累積二十多個,且有研發(fā)計畫取得科專補助,未來該公司不但會持續(xù)招募更多材料研發(fā)人員,在今年亦會有擴產的計畫。此外,昱鐳已有每年量產2噸AMOLED發(fā)光材料的能力,將足以滿足友達、奇美等面板廠的需求,并可進一步強化臺灣AMOLED供應鏈。
在AMOLED發(fā)光材料供應無虞后,關乎面板前段制程良率的鍍膜設備也是供應鏈中相當重要的一環(huán),尤其是采用線型蒸鍍源的鍍膜設備更可有效提升材料利用率。
提升材料利用率線型蒸鍍源扮要角 為降低AMOLED材料損耗量,具備線型蒸鍍源技術的鍍膜設備利用多點鍍膜原理不僅可提高材料利用率,亦可使AMOLED面板上的發(fā)光材料更為均勻,以達高飽和度色彩之效。 黃圣棕進一步指出,過往傳統(tǒng)的鍍膜設備大多是采用單點蒸鍍源技術,其材料利用率僅5%,換言之,100公克的有機發(fā)光材料進入使用單點蒸鍍源技術的設備后,將只有5公克可真正被應用到AMOLED面板中,而剩下的95%材料則在制程中被浪費掉,對面板廠而言無疑是增加成本負擔。 為解決材料利用率過低的問題,優(yōu)貝克新型的鍍膜設備--ZELDA采用線型蒸鍍源技術,可將材料利用率大幅提升至20%,并可均勻地將有機發(fā)光材料鍍在AMOLED面板上,提升面板廠AMOLED前段制程的良率。 除線型蒸鍍源外,ZELDA更可同時作為面板廠進行試產與量產之用,可對應23.5代線各種基板尺寸,為客戶提供更高的產能利用彈性。黃圣棕補充,由于AMOLED良率至少要達75%才有獲利的空間,因此,面板廠若選用可同時兼具試產與量產能力的設備,將可大幅節(jié)省設備投資成本。 另一方面,目前AMOLED蒸鍍設備亦分為枚葉式與In-line兩種,設備供應商將依照客戶量產能力與需求提供不同選項產品。黃圣棕分析,枚葉式由于真空腔各自獨立,面板在鍍膜時須以機器手臂夾取,導致傳動速度較慢,所以產能較低,但通常良率較高;In-line則是將真空腔串聯(lián)在一起,面板在鍍膜的過程中毋須經過機器手臂傳動,產能較高且省時,但是缺點則是良率較差。 然而,無論是采用何種方式生產AMOLED面板,最重要的還是面板廠本身對整體流程的掌握度與經驗。黃圣棕認為,影響AMOLED面板良率的因素相當多,除前段的鍍膜外,后段的封裝過程亦相當重要,因此生產經驗以及對供應商的掌控度要夠高,才有機會進一步提升良率。 在材料和鍍膜設備商的奧援下,友達已經計畫于第二季開始量產AMOLED小尺寸面板,而首要鎖定的目標即是高階智慧型手機。 高階智慧手機撐腰AMOLED出貨量將倍增 根據拓墣產業(yè)研究所統(tǒng)計資料顯示,AMOLED顯示面板在高階智慧型手機助陣下,2012年出貨量可望飆升(表1)。集省電、輕薄、色彩飽和等優(yōu)點于一身的A??MOLED顯示面板技術,已被視為高階智慧型手機必備的規(guī)格配備之一,亦同時帶動整體AMOLED產值持續(xù)擴大。 拓墣產業(yè)研究所經理柏德葳表示,觀察今年全球行動通訊大會(MWC)各大品牌廠發(fā)表的智慧型手機產品不難發(fā)現(xiàn),2012年AMOLED市場將聚焦于4.3吋與4.7吋面板,并且朝向更高解析度規(guī)格邁進。例如,宏達電最新推出的旗艦機種One X系列,除采用AMOLED面板外,解析度也提升至312ppi,顯見高階機種已朝此趨勢發(fā)展中。另一方面,AMOLED可自發(fā)光的特性,正好能為原始設備制造商(OEM)省去背光模組的成本,成為切入行動裝置市場的最佳利器。柏德葳表示,在AMOLED成本結構中,設備折舊與有機發(fā)光材料所占成本比重最大,分別為43%與26%(圖5)。面板廠若欲縮減成本,勢必得從此兩項著手,才有機會促使AMOLED產品大量普及于市場。
優(yōu)貝克(Ulvac)營業(yè)經理黃圣棕表示,由于AMOLED面板必須藉由蒸鍍技術均勻涂布發(fā)光材料,才可使產品發(fā)揮出高飽和度、廣視角以及高解析度等優(yōu)勢特性,因此,鍍膜完成度較高的設備將可獲得面板廠優(yōu)先采購。
[!--empirenews.page--]
圖5 AMOLED成本結構分析圖資料來源:拓墣產業(yè)研究所 |
盡管AMOLED可提升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附加價值,但囿于成本、發(fā)光效率、發(fā)光壽命、良率尚須改善,加上產能供給仍然十分受限的情況之下,暫時還無法全面取代TFT LCD。因此,AMOLED目前仍主要鎖定于高階智慧型手機以及平板電腦等產品,待能夠量產的供應商變多以后,才有機會將此技術應用于中、低階的行動通訊產品。
2012年高階智慧型手機將會大量搭載廣視角、高色彩飽和度的AMOLED顯示面板,以創(chuàng)造行動裝置產品差異化。圖片來源:HTC |
目前為止,雖然臺灣在AMOLED產業(yè)鏈上的布局,無論是在材料、關鍵零組件、設備與專利等方面,仍然無法與韓國相比擬,但日前由經濟部所主導的「臺灣AMOLED聯(lián)盟」正式啟動后,相信可進一步健全供應鏈,提升臺灣AMOLED產業(yè)在國際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