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優(yōu)等生” 三星視界引進AMOLED產品取得巨大成功
東莞三星視界逆勢增資1億美元,淘汰落后設備和生產線,引進高端顯示屏AM-OLED產品,取得巨大成功。繼2011年,出口同比增長239%之后,今年前5個月,三星視界以一廠之力拉動東莞全市出口額4.5個百分點,出口增速達到驚人的341%。如今,企業(yè)的產值已相當于2008年以前的10倍。這樣彪悍的數字足以讓世界給三星視界一個標準的注目禮。
大危機卻能錄得大發(fā)展,視三星樣板為東莞轉型升級的教科書應是名實相符的。2008年是三星視界命動的轉折之年,而2009年則是真真切切的傷心之年。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三星視界的產值從頭一年的5.85億美元跌到4億美元,一半廠房空置,一半產能閑置。在相當多的同行抱守著“不轉型等死,轉型找死”的商業(yè)認知時,三星視界卻非常從容自信地逆勢投資,淘汰被市場淘汰了的鋰離子電池項目、LCD項目,放棄落后設備和生產線,增資1億美元轉而生產具有高附加值的AM-OLED等產品。
三星視界的商業(yè)理性印證了一個事實,即沒有夕陽產業(yè),只有夕陽產品。對于危機的認識,不同專業(yè)的人士有不同的角度,但回歸到企業(yè)基本面,所謂危機,就是產品的危機。消費者拒絕購買企業(yè)生產的產品,認為其過時了,不愿意為過量的產品支付金錢時,危機就來了。但這并不意味著,市場就不存在,真實的情況是,購買意愿和消費價值并沒有消失,顧客不消費,不是沒有需要,只是他們已失去了對老產品的消費沖動,消費欲望不強烈,需求被抑制或被延遲。問題是,顧客可以等,企業(yè)不能等。在顧客的耐心面前,唯一的結果就是,企業(yè)庫存的增加,生產和經營無法按正常形態(tài)安排,生產越多,庫存越多。
三星視界的逆勢投資表面看上去有冒傻氣的嫌疑,但時間證明,三星視界走的是風險最小的一條路。對于所有企業(yè)而言,衰退就是企業(yè)命運的十字路口。要解決衰退所反映出的市場問題,坐等市場恢復在完全競爭的市場經濟主體中幾無可能。因為衰退必然會導致一些企業(yè),拿出壓箱底的創(chuàng)新產品來填補死亡企業(yè)留下的市場,因為這一時刻,新產品進入市場所需的教育成本最低,投入也少,也最能獲得消費者的購買認同。少數創(chuàng)新者的行為必然帶來市場標準的重新確認,也必然引發(fā)舊有的市場邊界的崩潰。一切都會在新的市場形態(tài)下重新集結,再也不可能回到原有的市場秩序之中。
這就是說,即便企業(yè)的轉型和產品的轉型不一定都會發(fā)生,但市場轉型是一定會發(fā)生的,所以,像三星視界一樣主動做領導者,其所冒的風險反而最小。而做等待者或游擊者,一旦市場并沒有按固有的周期來運行,而是走出原有的圍場,那時再趕,連湯也喝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