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分辨率超高清(UltraHD)電視在CES2013上成為被熱炒的話題,多家頂級家電企業(yè)紛紛推出大尺寸旗艦級產品。雖說這些產品目前依舊如鏡花水月般的存在,但其釋放出的信號卻相當明顯,那就是高分辨率屏幕時代即將來臨。
市調機構NPDDisplaySearch預計,2013年將會成為4K×2K電視元年,全球4K×2K電視銷售量有望增至50萬臺,至2016年更將勁揚至700萬臺。中國則有望成為4K×2K電視的領先市場,預計出貨量將從2013年的33萬臺提高到2016年的267萬臺。北美市場緊隨其后,2016年出貨量為200萬臺。越來越多的4Kx2K面板生產計劃甚至改變了原本韓國面板廠專注于OLEDTV的戰(zhàn)略。
2011-2016年按地區(qū)別4K×2K電視出貨量
在英偉達公司(NVIDIA)中國區(qū)高級公關經理金洋看來,“無論4K電視是否會快速普及,這樣的興奮點對于整個行業(yè)以及各家廠商都是必要的。”理由很簡單,因為目前家用電視的主流分辨率是1080P,各家廠商除了在尺寸方面有較大差別以外,在分辨率這一關鍵指標上沒有任何區(qū)別。這樣的無差別化,其實阻礙了家用顯示設備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以及技術進步。
他強調說,受限于產量、最終價格等因素,4K電視短期之內并不會得到普及,但圍繞是否支持4K這一硬指標的話題,未來肯定會是電視及顯示設備行業(yè)的熱點。以NVIDIA最新發(fā)布的移動處理器Tegra4為例,它已經將支持4K作為一個關鍵技術指標。消費者在今年購買的Tegra4設備,不論是手機還是平板,都可以通過HDMI數據線將視頻內容輸出到4K的電視上。“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4K電視的配套周邊設備發(fā)展非常迅速,影響4K普及的‘軟肋’更多會是本身的產品、價格、電視廠商產品推廣的力度以及自身的產品規(guī)劃。”
來自矽映(SiliconImage)公司產品市場經理PayamKermani的判斷顯示,超高清電視能否得到廣泛采用,將取決于制造商能多快以消費者負擔得起的價格推廣這種產品。他援引DisplaySearch的預測數據說,未來3年內,超高清電視有望獲得60英英寸以上電視市場60%的份額。而從歷史上看,隨著價格的下降,由高端型號引入的新功能和技術將很快滲透到更大的市場。
他同時認為,在大眾市場普遍采用超高清電視之前,再次重點關注可以生成超高清視頻的源設備將有望帶來新的市場機會。例如,藍光播放器或刻錄機和A/V接收器已經顯示并將繼續(xù)顯示出對超高清的推動作用。如今,購買藍光播放機或A/V接收器的消費者,可以選擇具有兼容未來超高清電視的投資。
“消費電子產品行業(yè)已經證明,更高的分辨率所帶來的益處能夠成功地創(chuàng)造市場需求,例如從480i過渡到480P,再過渡到720P和1080P的分辨率時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在所有情況下,源設備在電視機的整體蛻變前領導了電子產品的過渡。”PayamKermani舉例稱,大約十年前,DVD播放機推出了“480P輸出”的功能。這是480i內容的一個縮放的或“反交錯”的版本。消費電子產品市場作為一個整體通過這次過渡獲益,而且新功能帶來經濟利益。
高通(Qualcomm)方面則認為,超高清電視能否普及與以下三個基本元素息息相關:播放終端、內容和傳輸。“通過推出驍龍800處理器,高通證明了超高清視頻技術是能夠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上實現(xiàn)的,消費者無需支付高昂的費用即可享受。”高通總部產品管理團隊負責人在接受本刊采訪時如是說。此外,驍龍800處理器能夠讓用戶通過智能終端拍攝或分享超高清內容,這促進了更多超高清內容的出現(xiàn)。
由于超高清視頻的傳輸需要非常高的帶寬,這也是現(xiàn)有寬帶設備(平均帶寬約為6-7Mbps)的一大問題。高通希望早期采用超高清技術的服務公司能夠從“先下載后觀看”(download-to-watch)服務開始,支持用戶將超高清內容下載儲存到終端上,在晚些時候再播放和觀看。隨著寬帶速度的提升,當達到20Mbps或更高時,就能夠實現(xiàn)超高清內容實時的流式傳輸和播放了。同時,他們也期待無線電視和光盤等其他傳輸模式的進步,在未來幾年內能夠實現(xiàn)超高清內容的播放和傳輸。
受限于各種因素的制約,采用PR(偏光式PatternRetarder)規(guī)格和超高解析度OLED技術的電視,目前的推廣情況并不理想。美滿電子(Marvell)高級產品市場經理劉紹中表示,4K電視的出現(xiàn)不但能很好的解決上述問題,還有望更快被市場接受。他坦承,4K超高清電視的普及目前仍面臨著價格過高和缺乏片源兩個阻礙,Marvell正將H.265解碼器的開發(fā)納入產品布局,全力開發(fā)4K解碼技術。
“超高清液晶屏的產能和價格、能夠實現(xiàn)真正超高清畫質處理的IC產品方案并不成熟、以及超高清內容提供商的缺乏,是阻礙4K電視發(fā)展的三座大山。”這是SigmaDesigns產品市場經理高璐給出的觀點。他舉例說,目前量產超高清屏的屏廠(LG、AUO)產品主要集中在55英寸以上,價格貴的驚人:一塊55英寸超高清屏價格約800美元,而普通高清屏價格約400美元,至于84英寸超高清屏的價格更是高達5,000美元。同時,超高清的內容相對普通高清內容,數據量會提高4倍,在內容制作,傳輸過程中,都會有更高的要求。這也直接推動了新的HDMI2.0、H.265標準在年內陸續(xù)發(fā)布。
“超高分辨率”與“智能化”相輔相成
這一觀點幾乎得到了所有受訪廠商的贊同。“所有的顯示設備都是計算機”。正如NVIDIA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黃仁勛在2002年接受聯(lián)線“Wired”雜志采訪時曾預測,電視作為家庭娛樂的終端步入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是一個必然。而4K分辨率作為電視本身硬件規(guī)格的提升,也會從另外一個角度上提升觀看者的體驗,兩者的提升將會相輔相成。
同樣,在PayamKermani看來,3D電視、智能電視和超高清電視不是相互排斥的。“未來,某些型號的電視,一定會兼?zhèn)涑咔搴突ヂ?lián)網連接功能。”他說,智能電視和3D電視提供了一定的優(yōu)勢,但消費者必須學習與電視和其軟件互動的新方法,在大多數情況下需要佩戴特殊配件,這些改變并不是對所有人都是件易事。但另一方面,超高清的引用卻極其簡單:人們不必改變習慣即可從該功能獲益——只要打開電視機,視頻質量就可以提升4倍以上,這是一個強大的信息。[!--empirenews.page--]
劉紹中的觀點同樣具有代表性,“未來,超高分辨率將與智能化、互聯(lián)化融合起來,為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的家庭娛樂服務。”由于4K電視可帶來更清晰的畫質呈現(xiàn),當消費者通過智能電視瀏覽來自云端的網頁、照片、視頻時,這對他們來說是個喜訊。同時,以往的電視更多是單向接收節(jié)目,而當消費者通過智能電視實現(xiàn)更多互動功能時,超高清分辨率的智能電視更有優(yōu)勢。
“隨著屏幕尺寸和顯示分辨率的增加,我們需要電視變得更智能,為消費者實現(xiàn)在不同終端間的傳輸,創(chuàng)建一個類似中心控制板的家庭自動控制平臺,并且能夠訪問社交網絡等。”高通認為,如果比較以下五年前和現(xiàn)在同樣花2,000美元買到的電視,消費者能夠感受到在性能和體驗方面非常巨大的差別。因此,在未來電視的發(fā)展上,智能化,互聯(lián)化等軟件概念必將和“超高分辨率、超大屏幕”等硬件概念完美結合。
高通對該問題回應說,人體對外界刺激的感知是有適應性的。從最早的黑白顯示到現(xiàn)在的彩色視頻,從標準清晰度到高清,從單聲道到11.1環(huán)繞聲道。當我們遇到新的、更豐富體驗的時候,就會很快接受這個新體驗,讓它成為一種常規(guī),而拋棄過去曾覺得足夠好的東西。超高清視頻也是這樣。雖然目前視頻向更高分辨率發(fā)展的趨勢還不是很明顯,但顯示屏已經在往更大的尺寸發(fā)展了。當屏幕尺寸變得更大的時候,4K以及更高分辨率也變得很重要。另外,超高清能顯著提升視覺體驗,能展現(xiàn)更多細節(jié),能在更寬廣的色域中捕捉豐富色彩。與其它新技術一樣,超高清技術需要幾年時間變得更成熟,在市場上更普及,價格降到大眾能接受的范圍。
要不要追求更高分辨率?
目前4K分辨率電視尚屬于普通消費者可望不可及的階段,短時間內更高分辨率(如8K)產品也不會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但是技術和產品的發(fā)展是沒有止境的,更高的分辨率會給消費者帶來更為清晰和銳利的觀看體驗,而消費者體驗是真正推動產品和產業(yè)發(fā)展的源動力。金洋表示,就如同產品普及的S形曲線,目前4K電視產品方興未艾,尚處于預熱階段,之后在先鋒產品進入普及階段之后,由于生產數量的提升才能帶來價格的大幅度下降。而從內容方面來看,主要的障礙仍然是存儲和傳輸,NVIDIA也希望能夠這兩個短板能夠在不遠的未來得到解決。
“現(xiàn)在談論8K還為時尚早。業(yè)內人士正在試驗這種技術。總會有基于電視尺寸和觀看距離的產品質量改進。此外,您可以將這些大尺寸的高分辨率電視想成是許多小屏幕的馬賽克組合。同理,可以想象同時觀看多個不同視頻的情景,對體育迷而言,這可能是一個很大的優(yōu)勢。”PayamKermani說。
劉紹中認為,目前各家電視機顯示面板廠商都擁有很成熟的4K技術,如果這些面板廠商間展開競爭,4K電視機的價格有望在短時間內下調到大眾可以接受的程度。從產業(yè)層面看,電視機制造商需要一直推陳出新來吸引、刺激這個市場。現(xiàn)在很多國內外的運營商很期盼4K電視的普及,他們可以提供4k片源、基于云端的應用以及更多附加服務,這也將促使消費者購買4K電視。
盡管超高清電視市場目前確實受高價格因素的影響較多。但據高璐透露稱,已有屏廠(CMI)在設計生產小尺寸(39英寸)的超高清液晶屏,也有國內屏廠(CSOT)在設計生產60Hz(目前市場主流超高清屏為120Hz)的中低端超高清液晶屏。種種跡象表明,超高清液晶屏將會逐漸向親民價格靠攏,最終成為市場的主流。“我相信,隨著HDMI2.0、H.265等新標準的發(fā)布,在超高清電視上欣賞千萬像素圖片的感受,一定非常不同。”
晶焱科技(Amazing)設計研發(fā)部副總經理姜信欽的看法相對更加務實,“在片源未解決前,8K等級的規(guī)格在消費者的選擇上意義并不高,僅可作為廠商展示其技術能力的功效,用戶會因此購買的動力會很缺乏。至于降低價格與普及內容的目標在短期內尚難獲得解決,這可由藍光DVD的發(fā)展過程得到印證。”
關鍵器件面臨的挑戰(zhàn)
PayamKermani給出的觀點是:最大的挑戰(zhàn)是保持視頻質量和成本之間的適當平衡。據稱,在SiliconImage,其研發(fā)的端口處理器可實現(xiàn)于一秒內在HDMI源或MHL源之間的切換并支持UltraHD分辨率;而視頻處理器則提供了高品質的、自適應式UltraHD縮放和視頻質量提升技術,可顯著提高畫質。值得一提的是,其獨有的VRSClearView技術可以進行實時視頻格式轉換,包括使用為了縮放視頻和圖像而設計的自適應技術將標清(SD)和高清(HD)內容放大至高達4Kx2K的分辨率。這些視頻處理解決方案包括:自適應式縮放器、蚊式降噪、細節(jié)和邊緣增強、以及邊緣平滑。
UltraHD是全高清1080P分辨率的4倍,可以把它看成是在同時播放四個全高清1080P頻道。移動處理器對UltraHD的支持非常重要,需要幾個子系統(tǒng)之間的緊密集成協(xié)作,包括內存、顯示屏、視頻處理和相機的超高清拍攝等。高通稱,其競爭優(yōu)勢在于核心經驗與整合力,從而帶來最佳的性能,并且滿足移動終端對散熱、功耗、體積等方面的要求。
NVIDIA為4K分辨率超高清電視的普及做好全面準備的工作則要追溯到2012年——NVIDIA發(fā)布面向桌面、筆記本平臺的KeplerGPU構架系列顯卡產品,從入門級到旗艦級均可實現(xiàn)4K分辨率輸出;而在今年的CES2013上,NVIDIA發(fā)布了最新的移動處理器Tegra4芯片,該芯片可以令手機、平板產品以極低的功耗完美支持4K分辨率的視頻處理和輸出。其全新功能,尤其是在計算照相方面的創(chuàng)新,能夠極大地提升眾多現(xiàn)有產品的性能,并可催生新的產品。
“4K信號的HEVC解碼和運動補償技術,是IC廠商面對超高清電視時需要突破的關鍵技術難點。”高璐稱,HEVC相對H.264可以節(jié)省一半帶寬,是4K信號的主要編解碼規(guī)范。目前,SigmaDesigns的HEVCdecoderIP已經基本完成,正在做進一步的測試;同時,鑒于4K信號主要為30Hz/60Hz,而超高清液晶屏為120Hz。對于大尺寸的超高清屏來說,運動補償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其SX6、FRC系列均搭載了該項技術。
鑒于超高清電視對IC數據傳輸速度、抗噪聲能力的要求達到了新的高度,為避免高速傳輸的數據受到ESD破壞,晶焱科技推出了具有極低負載電容和極高亢靜電能力的TVSarray產品AZ1045-04F、AZ1065-06F、AZ1165-06F和AZ1043-04F,據稱非常適合4K以上超高清電視的抗靜電保護所使用。[!--empirenews.page--]
而來自Marvell的消息表明,該公司正在全力開發(fā)4K電視的H.265解碼技術,并有望將4K解碼器集成至SoC上,使得芯片效率更高、功耗更低。此外,MarvellQdeo技術還可以對4K畫質進行優(yōu)化處理,該技術也被Marvell視作其在超高清電視方面的特有優(yōu)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