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而“經典”這個詞也同樣適用,像喜劇大咖周星馳、股神巴菲特、微軟比爾蓋茨等都是行業(yè)標準的經典人物。那在手機圈又有哪些品牌的產品必將成為經典呢?其實,這得從產品推向市場后,對整個行業(yè)的影響以及未來的發(fā)展帶來何種結果,才可判斷此機是否會成為經典。
當然,要想成為手機圈的經典產品,需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支撐,而要引領行業(yè)走向,沒有良好的用戶體驗一切都是白搭,像蘋果為何就能一直立于不敗之地?這和其注重產品細節(jié)以及用戶體驗密不可分。但在Android陣營就缺少蘋果這種理念,前幾年,大多數(shù)廠商還是以拼配置為主,隨著iPhone大賣特賣,各大手機廠商才如夢初醒,開始奮力直追,并在近幾年推出了不少經典機型,值得收藏。
說到那些必將成為經典的手機,我們不妨回顧下這兩年國內外各大廠商發(fā)布了那些產品,像去年的曲面屏、今年的超薄機等,每款都預示這未來手機行業(yè)的發(fā)展方向。今天,小編就挑選幾款必將成為經典的智能手機,以供參考。
世界首款曲面屏——三星GALAXY Round
三星GALAXY Round最大的亮點就是正面配備的那塊5.7英寸彎曲屏幕,與普通手機相比,它的這種弧線形設計給用戶帶來一種新奇體驗。此外,由于該機上市初定價過高,導致后來的銷量并不理想,因為GALAXY Round是當時市面上第一款曲面屏智能機,這在以直板造型為主的手機市場里可以算是“另類”。
其實,要說三星值得珍藏的產品,非GALAXY Round莫屬,該機是三星旗下第一款采用曲面屏的智能手機,雖然銷量不高,但讓人們看到智能手機在屏幕方面的發(fā)展方向,所以說三星GALAXY Round是一款值得收藏的經典之作。
三星GALAXY Round
三星GALAXY Round這款曲面屏手機,讓人們聯(lián)想到網上那些很酷很炫的概念產品,雖然時下這種彎曲屏技術還不成熟,也許在不遠的將來,廠商們會研發(fā)出多種以彎曲屏為主的產品,像把屏幕彎曲做成手表,或者變成可隨身攜帶的超薄顯示器……等。
64位A7處理器——iPhone 5s
去年秋季,蘋果如約發(fā)布了大家期盼已久的智能機——iPhone 5s/5c,其中,iPhone 5s不但采用指紋識別技術,而且內部還搭載了一顆64位A7處理器,這在當時以32位處理器為主的手機市場無疑是最具亮點的產品。
從iPhone初代起到如今的iPhone 5s,每一代產品都可以說是經典之作,不光是因為iPhone采用了iOS系統(tǒng),而是因為iPhone的每代產品都各具特色。如今,iPhone 5s所采用的64位A7處理器以及指紋識別技術,指明手機行業(yè)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值得收藏。
iPhone 5s
既然說到64位處理器,小編這里簡單的敘述一下,首先32位處理器在支持運行內存容量上有一定局限性,而64位處理器則能支持更大容量的運行內存,這也為以后運行內存升級滿下伏筆,可見蘋果的這項改動將會影響到整個Android陣營。
1234下一頁>>柔性屏自我修復涂層——LG G Flex
繼三星推出GALAXY Round后,LG也緊隨其后發(fā)布了一款曲面屏手機——G Flex,由于這款手機屏幕可承受一定壓力,所以該曲面屏也可以叫柔性屏,并且官方宣稱該機后殼還具有自我修復功能,這在當時的手機行業(yè)引起不小轟動。
然而,經過各大媒體測試,LG G Flex的自我修復功能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樣神奇,不過,這也不影響該機成為經典,因為三星GALAXY Round的曲面屏不具備柔性品質,而LG G Flex的曲面屏則具有一定韌性,把手機放地上用力壓也不會碎屏,收藏價值頗高。
LG G Flex
其實,LG G Flex的銷量在當時并不高,這是由于該機初期定價過高,所以只落得叫好不叫座境地。但是,LG G Flex對手機行業(yè)的未來影響深遠,因為柔韌性對未來即將上市的曲面屏手機來說至關重要,當然,如果廠商們研發(fā)出可彎折/可折疊的新式外形設計,該機則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首款2K屏引領潮流——vivo Xplay3S
去年末,vivo推出了旗下首款2K屏智能機——Xplay3S,這款手機擁有當時最為頂級的硬件配置,發(fā)布之后受到不少消費者追捧。不過,由于當時受限于2K屏的產能問題,所以等了約3個月該機才上市開賣。
vivo Xplay3S作為第一家推出2K分辨率屏幕的手機廠商,這在當時以1080p為主的手機市場頗為亮眼,因為2K分辨率在當時已屬手機屏幕中的頂級配置,時至今日,擁有2K屏的現(xiàn)貨智能機也是少之又少,所以該機還是一款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產品。
vivo Xplay3S
在這個拼配置的時代,vivo Xplay3S的2K屏對手機行業(yè)產生深遠影響,因為當時大多數(shù)手機廠商都采用的是1080p屏,所以2K屏的誕生,還為國產手機走向高端領域打下基礎,放眼望去凡擁有2K屏的機型,基本都在3000元以上。
41MP頂級鏡頭——Lumia 1020
諾基亞作為昔日霸主落得如此境地,不免讓人唏噓,雖然和微軟合作推出的Lumia系列挽回些顏面,但最后還是不得不把手機業(yè)務賣給微軟。而在諾基亞和微軟合作期間,推出的Lumia 1020讓不少人感到震驚,特別是其那枚4100萬像素純景PureView攝像頭,在手機行業(yè)無人能及。
說到這,你大概也能猜到Lumia 1020之所以經典,和其那枚“高富帥”的攝像頭不無關系,此款鏡頭傾注了諾基亞所有心血,雖然由于定價過高沒有大賣,但諾基亞在拍照手機領域的成就到目前為止依然無人超越,因此該機具有很大的收藏價值。[!--empirenews.page--]
Lumia 1020
此外,也正是由于諾基亞一直在追求拍照手機的制高點,從而使其他廠商看到此領域的前景,所以紛紛踏足于此。雖然他們在手機拍照領域還無法和諾基亞平起平坐,但讓我們看到這個領域正在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
<<上一頁1234下一頁>>旋轉鏡頭創(chuàng)意設計——OPPO N1
就在諾基亞領銜拍照手機的的時代,OPPO打破內置鏡頭的常規(guī)套路,推出了鏡頭可206°旋轉的拍照手機——N1,這在當時引起不小轟動,各大媒體爭相報道,并一度被消費者評為最具創(chuàng)意的拍照手機,但由于做工復雜,價格高,此機最后只落個好名聲。
而要說OPPO N1為何能成為經典,當然還是離不開那枚擁有1300萬像素的可旋轉鏡頭,該鏡頭就像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其幾乎無死角的獨特拍照方式,顛覆了傳統(tǒng)拍照手機,給其他手機廠商敲響警鐘!再不改變就會被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之中,所以該機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OPPO N1
當然,除旋轉鏡頭外,OPPO N1的背部四向觸控技術也頗具新意,雖然該技術不像可206°自由停旋轉鏡頭那樣引人入勝,但開啟了國產手機創(chuàng)意設計新篇章,所以此機必然會被列入手機界的歷史史冊。
無手操作自由定制——MOTO X
去年秋季,被谷歌收購的摩托羅拉推出了一款旗艦產品——MOTO X,這款手機最大的亮點莫過于那多達上百種的定制機身,給消費者最大的權限選擇自己的愛機,避免“撞機”的尷尬。此外,該機還支持聲控解鎖,人性化十足。
MOTO X的經典之處在于強大的語音控制功能和隨意定制的后殼,用戶只要對MOTO X說出語音指令便可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而隨意定制的后殼,可彰顯出年輕人個性十足的一面,并且該機的誕生也開啟了定制手機時代,意義非凡。
MOTO X
說到影響,看看國內那些語音控制和定制后蓋的機型,每一款都能看到MOTO X的影子,所以也可以說MOTO X是國產手機爭相模仿的對象,要是此機當時能在國內上市,必將引起新一輪搶購潮。
激光對焦背部按鍵——LG G3
G3是LG在今年春季發(fā)布的一款旗艦產品,該機不但延續(xù)了前代產品的背部觸控按鍵技術,而且還搭載了目前頂級的高通驍龍801四核處理器以及2K觸控屏,并加入了眾多創(chuàng)新性設計,像激光對焦、智能鍵盤、Knock Code等眾多特色功能。
當然,此機的經典之處就是背部觸控按鍵技術和激光對焦的加入,它們一個顛覆了手機千篇一律的音量按鍵設計,一個顛覆了手機拍照時的對焦模式,讓消費者在這個同質化嚴重的時代,看到了一絲曙光。
LG G3
LG G3的激光對焦技術,是從和攝像頭同側的一個窗口中發(fā)射出一道錐形激光光束,之后手機將會根據(jù)激光反射回來的時間長短來判斷物體的距離,繼而完成對焦。這個系統(tǒng)的原理和蝙蝠的回聲定位相似,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成為拍照手機的“新寵”。
<<上一頁1234下一頁>>以厚度命名的手機——ELIFE S5.5
2014年初,ELIFE發(fā)布了一款超薄智能機——S5.5,該機憑借5.5mm的機身厚度,成為全球最薄智能手機。此外,ELIFE S5.5機身98%的面積被玻璃和金屬材質覆蓋,用料考究,整體給人一種時尚靚麗的感覺。
其實,ELIFE S5.5之所以經典,除5.5mm超薄機身外,它還是第一款以機身厚度來命名的智能手機,由此可見,要想超過這個厚度應該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該機可以說是超薄手機里的經典之作。
ELIFE S5.5
ELIFE S5.5的誕生打破了之前vivo X3的超薄記錄,推動了超薄智能手機的發(fā)展,也許等曲面屏技術成熟以后,結合超薄設計,會給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新奇體驗。
結束語:
以上這些機型各有特色,它們無時不刻都在影響著手機行業(yè)的前進方向,所以說它們必將成為經典并不過分。當然,也許以后會有更新更強的手機技術出現(xiàn),但這不在目前的討論范圍內,如果你對上述機型感興趣,不妨買個回去收藏,以此來見證經典時刻。
<<上一頁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