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粟欣:解讀中國IMT-Advanced標準制定
—— 訪IMT-Advanced推進組技術工作組組長、清華大學 粟欣
C114特約記者 FuTURE論壇秘書處 楊璟珂
中國參與國際通信標準制定始于3G時代,從那時開始,中國在國際通信標準化的舞臺上嶄露頭角,此后更加全面地參與了B3G的技術研究和標準制定。2008年3月,ITU向全世界發(fā)出征集候選技術方案的通函,開始接受IMT-Advanced候選技術方案,并預定2009年10月WP5D第6次會議為提交候選技術方案截止時間,國內圍繞IMT-Advanced標準制定的一系列工作也正在緊張進行之中。關于IMT-Advanced標準制定進展如何? 目前的形勢與3G標準制定相比有哪些不同?TD-SCDMA的標準化歷程帶給我們怎樣的啟迪?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采訪了曾在FuTURE計劃中組織實施標準化工作,現任IMT-Advanced推進組技術工作組組長、清華大學粟欣博士。
訪IMT-Advanced推進組技術工作組組長、清華大學 粟欣
中國抓住了3G時代的機遇
粟欣回顧,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數字程控交換技術的出現,通信網絡的廣度與復雜度不斷增加,對網絡互聯互通的要求也日漸提高,系統(tǒng)標準作為Ь調通信網絡中不同廠商設備信息交換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變得越來越重要??蓮膰鴥葋砜?,我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沒有認識到通信標準問題的重要性,“中國通信業(yè)與國際水平的差距從20世紀60年代起就開始被逐步展開。”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到到20世紀90年代,直到我國引入2G數字移動通信系統(tǒng)。“通過863計劃的個人通信專題,我國開始了數字公眾無繩電話等一系列項目的研究,這才建立了我國數字移動通信技術研究的基礎。”然而,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的情形并沒有改善。粟欣說,在這個階段,一方面國內移動通信運營業(yè)每年以80%以上的速度蓬勃發(fā)展,另一方面國內移動通信制造業(yè)卻因為沒有自主標準而入市無門、發(fā)展遲緩。國產品牌的移動交換機、基站和手機產品市場基本是空白,談不上有中國自主核心技術的移動通信制造業(yè)。
中國企業(yè)在2G交的“學費”使中國明白,只有突破外國企業(yè)主導的移動通信系統(tǒng)標準,才能使中國通信業(yè)在核心技術和核心產業(yè)環(huán)節(jié)上獲得優(yōu)勢地位;只有通過自主的系統(tǒng)標準與核心芯片設計、底層控制軟件開發(fā)等重要技術環(huán)節(jié),才能打開有自主核心技術的移動通信制造業(yè)的發(fā)展大門。
3G移動通信是現代移動通信技術和實踐的總結與發(fā)展,它為中國通信業(yè)的發(fā)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中國政府的有力支持下、中國通信業(yè)終于達成一致意見,在已掌握技術的基礎上及時抓住了這個機遇。1998年,由電信研究院牽頭,中國向國際電信聯盟正式提交了TD-SCDMA技術標準草案。2000年5月,在土耳其召開的ITU全會上,TD-SCDMA與歐洲提出的WCDMA、美國提出的CDMA2000 同被列為3G移動通信國際標準。此后,以華為、中興和大唐為代表的一大批中國企業(yè)相繼在3GPP、3GPP2和IEEE 802等國際標準化組織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將中國自主的IPR技術寫入了一系列國際標準。
TD-SCDMA標準化歷程帶來的思考
1997年,ITU向全世界征求3G移動通信技術的標準建議時,中國提出的TD-SCDMA技術并不被看好。“一些外國專家認為這只是中國人的紙上談兵,即使TD-SCDMA成為國際標準,中國人也不可能建成實際的網絡。”粟欣說。而當時的產業(yè)格局對中國企業(yè)也的確不利,摩托羅拉、愛立信、西門子、北電、諾基亞等外國企業(yè)占據著2G移動通信的主要市場,中國企業(yè)的力量還很薄弱,剛剛有些起色的中興、華為、大唐、巨龍和金鵬等企業(yè),也主要生產程控交換設備,在移動通信設備上沒有深厚的產業(yè)基礎。然而,經過十年的艱苦努力,中國的TD-SCDMA技術規(guī)范不僅成為了3G移動通信國際標準,而且建成了試商用網絡。回顧中國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的歷程,粟欣認為有許多¾¬驗值得總結和借鑒。
首先,中國在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中必須掌握核心技術,通過標準的制定過程做有自主IPR的技術創(chuàng)新。在粟欣看來,TD-SCDMA是一個系統(tǒng)性的標準,是包括網絡和終端的“端到端”完整通信系統(tǒng),涉及到網絡設備、終端設備、芯片產品、測試設備和輔助設備等多個環(huán)節(jié),需要依靠一大批具有自主IPR的核心技術作為支撐。以該標準的制定為開端,中國第一次大規(guī)模地參加了制定和評估3G移動通信技術和標準的工作,并在IMT-RSPC中作出了重大貢獻。隨著TD-SCDMA標準的實施和產業(yè)聯盟的建立,TD-SCDMA的創(chuàng)新促進了中國通信產業(yè)結構的調整和規(guī)模化發(fā)展。
第二,在涉及通信行業(yè)發(fā)展的重大問題上,需要政府起到主導作用,積極把握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的方向。粟欣認為,在TD-SCDMA技術標準化和產業(yè)化的過程中,中國政府起到了很重要的組織和決策作用。政府從一開始就積極參與,各部門統(tǒng)一思想、聯合行動,與相關單位一起推動中國的3G移動通信技術在恰當的時機成為國際標準。在TD-SCDMA標準獲得ITU通過后,政府更是在產業(yè)發(fā)展方面發(fā)揮了主導作用??梢哉f,TD-SCDMA產業(yè)發(fā)展凝聚了政府、企業(yè)、科研機構以及社會各界的智慧,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結果。
第三,中國的創(chuàng)新技術一定要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進程,只有通過競爭和合作,才能成為國際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粟欣說,TD-SCDMA是在與其它3G標準的競爭和合作中、通過產業(yè)化過程逐步成熟發(fā)展起來的。我國提出TD-SCDMA建議并獲得國際認可的過程,也是努力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過程。而從這以后,成長起來的中國的通信業(yè)才開始主動參與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工作,從而逐步將自己的創(chuàng)新技術納入到一系列國際標準中,發(fā)揮出重要的作用。
第四,自主創(chuàng)新是一個不斷演進的過程,提出標準僅是創(chuàng)新的初步總結,能否形成通信業(yè)主流,還要靠長期研發(fā)和產業(yè)化過程做支撐。粟欣認為,通信技術在標準化之后仍處于不斷演進的過程中,并在應用中將持續(xù)改進,其目標是提高頻譜利用率和增加服務種類。因此為了使自主創(chuàng)新標準具有較強的生命力,需要大力推動后續(xù)產業(yè)化工作,而產業(yè)化應該以實現應用為目標進行。
最后,在通信標準制定和實施過程中,只有立足開放的平臺和產業(yè),才會形成“政產學研”多方參與的、良好的標準研究和產業(yè)配套環(huán)境?,F在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技術的進步,通信業(yè)的標準制定和實施過程越來越公開透明,社會各界在通信業(yè)的標準制定和實施過程中的充分參與,對標準順利制定和產業(yè)鏈最終形成起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粟欣認為中國政府在TD-SCDMA國際標準形成中的主導作用、中國“863”FuTURE項目在國際B3G標準化工作中的積極參與、FuTURE論壇廣泛邀請國內外廠商對B3G技術的深入研討等,都為中國通信業(yè)的標準研究和產業(yè)配套的后續(xù)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empirenews.page--]
中國全面參與IMT-Advanced的標準制定
正是因為有了在3G時代通信標準制定中所取得的成績、¾¬驗和自信,中國在國際4G標準開始起步之時便全面地參與進去。談到IMT-Advanced的標準制定,粟欣認為目前的形勢與3G標準制定相比不太一樣,ITU的IMT-Advanced國際標準的確立將會是一個自下而上、融合多方核心技術的過程。針對IMT-Advanced標準,ITU提出了最小技術要求,其目的是要求各方醞釀的IMT-Advanced系統(tǒng)建議盡量融合成一個統(tǒng)一的國際標準。而與IMT-2000標準制定過程相比,國內的參與情況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首先,中國TD-SCDMA標準最初提出時,主要由電信研究院牽頭,而國內的其他參與單位不多。而參與IMT-Advanced標準化的國內單位除了在TD-SCDMA中曾¾¬發(fā)揮重要作用的單位外,還包括國內其它通信設備制造商、通信業(yè)務運營商、設置通信學科的高校和涉及通信研究的科研單位等,其介入的深度和廣度均是空前的。
第二,中國TD-SCDMA走出國門時,了解國際通信標準化過程的人很少,對國際標準化過程中的“游戲規(guī)則”知之不多。目前,不僅國內各大通信企業(yè)有專門的標準化研究部門和人員,一些高校和科研單位都有專門的項目進行標準化研究,并定期派人參加國際國內的標準化活動,紛紛在各種國際通信標準化組織中嶄露頭角,甚至擔任了一些國際通信標準化組織的重要職務,牽頭“游戲規(guī)則”的制定。
第三,中國TD-SCDMA標準化過程,是在不利的國際國內環(huán)境中堅持提出的。目前,盡管國際標準化環(huán)境仍然很復雜,但國內標準化環(huán)境已經有了很大改善,國家實施標準化戰(zhàn)略的措施已¾¬深入人心,國內標準化組織已¾¬建立健全,通信產業(yè)的基礎建設已¾¬卓有成效,特別是TD-SCDMA商用過程對中國的通信業(yè)起到了調整產業(yè)結構、促進技術創(chuàng)新的良好示范作用,國內單位與各種標準化組織的溝通渠道也比較暢通。
第四,中國TD-SCDMA提交時,政府的參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探索性質,其相關部門對TD-SCDMA規(guī)范的支持也頂著很大的阻力。而目前對于中國的IMT-Advanced技術的標準化工作,政府的支持是全面、積極和主動的。“實際上每一個國家對于本國的標準,都給予了充分的支持。不管是高通的CDMA還是歐洲的GSM,都是在政府強有力支持下才有了今天的輝煌。”粟欣說。從目前的標準制定看來,企業(yè)在實施移動通信標準化過程中仍然需要來自政府的強有力的支持。粟欣介紹,信息產業(yè)部在2007年上半年就部署了IMT-Advanced標準化工作的詳細進程,積極組織國內相關企業(yè)、高校和科研單位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IMT-Advanced標準化工作,并安排國家支撐計劃和重大專項經費,全面支持參與IMT-Advanced標準化的相關單位,從政府角度有力地推動了國內IMT-Advanced標準化工作的開展。
國內IMT-Advanced標準化工作進展迅速
目前,國內IMT-Advanced標準化工作進展非常迅速。粟欣簡要介紹了圍繞IMT-Advanced的工作設想,IMT-Advanced推進組展開的標準化工作,包括面向IMT-Advanced的業(yè)務需求指標和技術需求指標,有組織的國內技術征集、提交和處理工作,可用于IMT-Advanced系統(tǒng)的頻譜和IPR策略的相關研究,以及對LTE+技術框架、16m技術框架及策略的研究準備情況。
下一步工作主要是根據3GPP和ITU的計劃,對我國IMT-Advanced標準工作進程進行安排,明確各時間節(jié)點和決策點;提出組織實施建議,組織IMT-Advanced核心技術的第三方評估工作,為候選技術的提交做準備;同時Ь調企業(yè)和高校,向3GPP等標準化組織提交有自主IPR的技術提案。而IMT-Advanced標準化工作與重大專項的結合與Ь調,也將在下一步工作中落實 。
從目前到IMT-Advanced候選技術方案征集的最后期限,所剩時間已經不多。如何確保中國在IMT-Advanced標準制定中取得成功?粟欣提出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政府部門需要發(fā)揮Ь調和監(jiān)督作用,確保國內參與ITU標準化進程的單位能步調一致地工作。第二,做好溝通工作,包括國內標準化組織與國際標準化組織,以及國內相關單位與國際通信企業(yè)、科研單位的溝通,從而爭取到國際支持與協作。第三,繼續(xù)盡可能多地向國際標準化組織輸出有自主IPR的關鍵技術,提高未來IMT-Advanced國際標準中的中國IPR含量。在此過程中,應在國內實現IPR的高度共享,加強國內企業(yè)與高校、科研單位間的合作。最后,應該以重大專項為支撐,繼續(xù)做好國內IMT-Advanced技術的更新和融合工作,以便按照相關要求不斷優(yōu)化中國的候選技術提案內容。
粟欣簡介:
粟欣,工學博士.現任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無線與移動通信技術研究中心 副主任,軟件與協議研究室主任。兼任未來移動通信論壇第六工作組副組長。
現研究范圍主要集中在無線移動通信,軟件無線電,數字信號處理等領域,其研制成功的基于計算機網絡的軟件無線電試驗系統(tǒng)被“國際軟件無線電論壇”評為亞洲5個最重要的軟件無線電試驗基地之一。目前,正在所承擔的國家“863”重大項目“新一代蜂窩移動通信系統(tǒng)無線傳輸鏈路技術研究”中發(fā)揮骨干作用。并且在中國“863”Beyongd 3G無線傳輸技術研究項目(FuTURE計劃)中組織實施標準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