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龐大廣告媒介資源的電信傳媒,是中國電信一個年收入接近“全球眼”的業(yè)務,但是相比于“全球眼”清晰的推進模式,電信傳媒卻受困于資源的分散、平臺的參差。近日,記者獲悉,經過兩年的整合,電信傳媒開始以一種綜合性媒介的形象出現在廣告主面前。“中電信無孔不入的廣告資源將會使所有人心動。”一位廣告公司的主管李新表達其對電信傳媒的“喜愛”。
在中國電信掌門人王曉初看來,向“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的轉身將是中國電信3G時代后來居上的法寶。在這之中,中國電信集團號百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簡稱:號百公司)及中國電信旗下的各類傳媒資源(即電信傳媒)將是重中之重。
無孔不入
電信傳媒的出現始于2007年,當年成立的號百公司開始介入118114等后向業(yè)務。在今天的號百公司,電信傳媒與聲訊業(yè)務、號碼百事通業(yè)務并列,成為號百公司三大業(yè)務之一。電信傳媒2008年收入達20億元,發(fā)布區(qū)域覆蓋全國所有省市,廣告受眾3.2億。
在中國電信的網站上,電信傳媒已經列出了13個種類的媒體資源,囊括戶外傳媒、互聯網媒體、固網媒體、平面媒體、移動媒體等五大類媒介形式,其“空地一體”的推送模式已經覆蓋受眾人群的各個區(qū)域。
上月,在經濟發(fā)達的珠三角,電信傳媒首次以整合姿態(tài)公開亮相,將集中互聯網、語音、無線等媒體資源,強力打造精準、互動、點對點傳播的數字化信息新媒體。目前,電信傳媒已在廣東省內建成廣場LED顯示屏9塊,戶外廣告牌128塊,黃頁年發(fā)行量達到200萬冊以上,并在華南區(qū)擁有21cn、廣州視窗等門戶網站,湛江碧海銀沙、深圳之窗等20個城市信息港,構建了一個包含眾多資源的綜合網絡媒體發(fā)布平臺。
在接受記者咨詢時,電信傳媒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廣告主可以隨意選擇各個地區(qū)的各種資源,可以提供打包服務,價格也會更加優(yōu)惠。
中國電信在傳媒資源的強大實力更足以撼動市場,據了解,電信傳媒是國內目前數量最多的LED廣告運營商,旗下資源更包括全國3萬塊LCD視頻,全國17萬個公話亭資源,總數5000多塊的戶外廣告牌。
在更多的廣告公司看來,電信傳媒更多的實力仍舊集中于中國電信傳統的優(yōu)勢領域,在傳統的電信黃頁、電話卡廣告之外,中國電信旗下的網站及寬帶用戶同樣將是打動廣告主的有利武器。
在廣告界人士看來,提供多種不同傳媒資源的打包服務,不僅意味著能夠更有效地抵御金融風暴廣告支出大幅縮減的沖擊,更在于未來能夠為廣告主提供更加柔性化的定制服務。
“電信傳媒跟分眾傳媒沒有什么本質性差別,重要的是,電信傳媒還提供移動互聯網廣告,這是移動互聯網的基礎設施之一。”盛博咨詢董事胡權表示。半年前,新浪收購分眾所打造的媒體帝國已經將“分眾模式”規(guī)模最大化,新浪在互聯網領域的傳媒資源與分眾在戶外、樓宇的傳媒資源將能夠發(fā)揮“1+1>2”的協同效應。
運營商優(yōu)勢
與新浪等普通傳媒相比,運營商背景決定中國電信在傳媒領域具有獨特優(yōu)勢。
由于運營商獨特的收費渠道優(yōu)勢,決定其商業(yè)模式能夠前向收費與后向收費并存,獲取更大的收益。此前在118114號碼百事通商業(yè)模式中,中國電信面向用戶的通話費與面向商戶的廣告收費并行不悖,已經證明了上述模式可行。而在固網寬帶端,中國電信同樣優(yōu)勢明顯,在收取寬帶費的同時,作為統一互聯網入口的天翼Live也是優(yōu)良的廣告載體。
雖然電信傳媒眾多的優(yōu)勢資源仍然集中于LED、LCD廣告牌等戶外,但是在業(yè)內人士看來,運營商對于用戶資源的把握才是其真正優(yōu)勢。
在合適的時間、把合適的內容、投放給合適的人是傳播營銷學的終極課題,此前分眾無線折戟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分眾無法獲取用戶信息。但是,無論是固網端的寬帶,還是移動端的手機,運營商都能獲取詳細的用戶資料。而這些正是精準營銷的基石。據了解,電信傳媒在手機端以電子優(yōu)惠券、品牌折扣信息為主,最大程度削減用戶的反感。
號百的業(yè)務表現已經證明了中國電信在傳媒領域潛力巨大。在號百2007年的業(yè)務收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信息發(fā)布業(yè)務。在信息發(fā)布業(yè)務中的餐飲大聯盟一項,僅北京一地參與的餐飲企業(yè)就近萬家。
大有可為
將傳統的查號服務、黃頁服務和聲訊服務整合在一起創(chuàng)建的號碼百事通業(yè)務,已經成為中國電信新的業(yè)務增長點,收入年平均增長率達30%以上。“現在不止是中國的電信運營商都在跟隨我們了,而且國際電信運營商也開始提出了語音Google的思想,來跟隨同樣的商業(yè)模式。”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總經理王曉初表示。
雖然運營商做傳媒仍未普遍,但是,運營商所擁有的廣大受眾人群與渠道資源符合傳媒的所有特質。以中國電信為例,旗下已經擁有固網寬帶用戶4677萬、移動用戶3284萬,互聯星空等多家網站及遍布大街小巷的各類載體。而在另一側面,廣告市場的前途則同樣光明,據CTR市場研究的年度廣告監(jiān)測報告顯示,2008年中國廣告市場總投放同比增長15%。此外,據記者了解,在戶外傳媒方面,中國電信計劃年內在廣州和深圳地區(qū)建設樓宇視頻液晶終端5000個,在珠三角地區(qū)實現密集覆蓋。
但是,有廣告主向記者表示,電信傳媒旗下的各種資源對于覆蓋廣度已經足夠,但是精度仍然不足,尤其是面對平面媒體的高區(qū)分度客戶,電信傳媒旗下優(yōu)勢明顯的戶外廣告資源并不足以說服廣告主。顯然,多而不精將是電信傳媒面臨的首要問題。
其次,雖然具備強大實力,并且已經在2008年實現20億收入,但是電信傳媒在廣告主心目中的并未形成強大的影響力,打造品牌已經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