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消息,據(jù)國外媒體報道,瑞士科學家邁克爾·格拉特茲勒(Michael Graetzel)因開發(fā)太陽能電池獲得了2010年“千禧科技獎”,其發(fā)明可用于可再生能源項目。
人工光合作用
格拉特茲勒是一名出生于德國的化學家,現(xiàn)任洛桑聯(lián)邦理工學院光子和界面實驗室主管。他的創(chuàng)新被用于制造太陽能發(fā)電窗戶和移動太陽能電池板,并因此獲得了芬蘭科技學會(Technology Academy of Finland)80萬歐元(約合96萬美元)的獎勵。
該學會表示,化石燃料正日益減少,尋找替代能源是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之一,而太陽能是“最顯而易見的能源之一”。
學會主席艾諾邁亞·哈爾拉(Ainomaija Haarla)表示:“傳統(tǒng)上,發(fā)展太陽能的最大障礙是價格。格拉特茲勒的太陽能電池為我們提供了一種低成本利用太陽能的方式。他的創(chuàng)新很可能對低成本、大規(guī)模的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產生巨大影響。”
學會表示,格拉特茲勒的太陽能電池“性價比很高”,并實現(xiàn)了初步商業(yè)化。同時表示:“該技術通常被稱為‘人工光合作用’,…使用低價材料,而且制造不需要復雜的設備。”
塑料電子和微處理器
66歲的格拉特茲勒獲得了最高獎,而兩位英國科學家理查德·弗倫德爵士(Richard Friend)和史蒂芬·弗伯(Stephen Furber)分別因為在塑料電子和微處理器領域的成就獲得了二等獎,獎金為15萬歐元(約合18萬美元)。
弗倫德是劍橋大學的物理學教授,獲獎原因是發(fā)明了有機LED,該發(fā)明被稱為“塑料電子領域的重要里程碑”。
評獎委員會表示:“他的工作使電子紙、低價有機太陽能電池和發(fā)光墻紙等很多未來革命性的產品成為可能。”
弗伯是曼徹斯特大學的計算機工程教授,他是32位ARM微處理器的主要設計者,芬蘭科技學會認為,該微處理器“為移動電子帶來了革命性變化”。
學會同時表示:“這種設計精湛的處理器促成了低價、強大、電池驅動的便攜設備的發(fā)展。”在過去的25年中,全球共生產了大約200億個基于ARM的芯片。”
學會董事會主席斯蒂格·古斯塔維森(Stig Gustavson)表示,三項發(fā)明都“最大程度地造福了人類,在今天和未來都是如此。”
2004年,芬蘭政府和企業(yè)設立了“千禧科技獎”,每兩年頒獎一次,目前是第四屆。該獎項獎勵在能源和環(huán)境、通信和信息、新材料和新工藝、以及健康和生命科學領域的成就。
2008年,上屆“千禧科技獎”的獲獎者是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美國教授羅伯特·蘭格(Robert Langer),他在開發(fā)治療癌癥和心臟病的生物材料方面取得了成就。
其他的獲獎者包括在激光技術和LED照明領域取得成就的日本教授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以及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萬維網的發(fā)明者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