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凌晨消息 根據有關渠道證實,攜號轉網將于今年10月在天津和海南兩地進行試商用,目前兩地相關運營部門已完成技術改造。
據悉,天津、海南的攜號轉網試點工作會在今年10月中旬開始。試商用將遵循此前已經確定的“三步走”戰(zhàn)略,第一年為非對稱轉網,中國移動的2G用戶可攜號轉移到聯通和電信,中國聯通的2G用戶可攜號轉移到電信,而聯通和電信的3G用戶可攜號轉移到中國移動的3G網絡。第二年,是對稱2G攜號轉網,三大運營商的2G用戶可互相攜號轉網。第三年,三大運營商的3G用戶可互相攜號轉網。而TD號段只實行單向轉網,TD號碼只轉進,不轉出。
今年初,由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牽頭制訂的攜號轉網技術方案通過論證后,三家電信運營商已開始在天津、海南兩個試點省市對各自的移動核心網絡、增值業(yè)務平臺以及業(yè)務支撐系統進行相應的內部改造和升級。據悉,試點地區(qū)進行相關測試的項目已經達到萬余項。
號碼可攜帶(NumberPortability)具體細分為三類:位置攜帶、業(yè)務攜帶、業(yè)務提供者攜帶。從全球看,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分別于1995年和1997年最早引入號碼攜帶業(yè)務,截至2007年,該業(yè)務已在全球約43個國家和地區(qū)得到廣泛應用。
中國電信上海研究院陸佩蕓表示,用戶是實施號碼攜帶業(yè)務中最直接和最大的受益者。長期以來,為避免頻繁換號失去客戶或是換號所帶來的成本及操作不便,用戶不得不看著其他運營商不斷推出的套餐優(yōu)惠宣傳原地徘徊,望而興嘆。號碼攜帶的應用在極大程度上保護了用戶的消費權利,用戶將成為號碼的真正主人對其所需業(yè)務進行對比篩選和自由更換。總的來說,實施號攜業(yè)務后,用戶對手機業(yè)務的選擇持有自主權,并可減少因更換號碼所發(fā)生的不必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