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上午消息(蔣均牧)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預測稱,到2016年每部智能手機平均每月將產生2.6GB上網流量,為2011年的17倍,即年增119%。
在今日舉行的2012海峽兩岸光通信論壇上鄔賀銓作出上述表述。此次論壇由海峽兩岸光通信產業(yè)聯盟主辦,中國電子元件行業(yè)協會光電線纜分會、中國電器工業(yè)協會電線電纜分會、上海市通信學會光通信專業(yè)委員會協辦,亨通集團承辦。
他表示,人類社會正在進入大數據時代,表現之一即是上網流量的迅速增長:“全球IP流量達到1EB的時間,在2001年時為一年、2004年時為一月、2007年時為一周,到2013年僅需一天。”
移動智能終端的開始普及令無線數據流量上升速度快于固網,在截至今年5月的過去18個月中,全球移動互聯網流量增長近10倍,已占整個互聯網流量的10.1%,亞太地區(qū)更為顯著達到17.84%。
2011年7月至今年6月期間,美國用戶總共使用了11EB的移動數據流量,同比增幅104%;而按CNNIC 2011年底統(tǒng)計,中國手機網民平均無線流量包月套餐為73.53MB,其中智能手機網民為94.19MB、非智能手機網民為51.6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