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是全球網(wǎng)速最快的國度之一,這種優(yōu)勢一直從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延續(xù)到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在由高通公司組織的韓國LTE之旅上,我們有幸體驗到LTE-A超乎想象的網(wǎng)速。雖然并非世界首個推出LTE的國家,但韓國卻擁有LTE全國網(wǎng)絡服務、首次LTE-A服務以及最高LTE用戶普及率等殊榮,不僅如此,三星、LG和PanTech等LTE終端普及率也占據(jù)全球需求的70%以上。可以說,韓國是名副其實的LTE主導國。
韓國運營商為何能成為LTE的先行者?它們是如何從3G時代走向LTE變革的?引入LTE策略之后,運營商發(fā)生了哪些變化?韓國LTE之路對我國運營商的LTE進程有何借鑒意義?昨天,高通韓國業(yè)務發(fā)展高級經(jīng)理BrianHa向我們解答了這些問題。
韓國移動通信用戶市場
在2010年之前,韓國移動通信市場被WCDMA和CDMA兩種3G制式所占據(jù),WCDMA的比重逐年增長。2011年7月1日,LTE市場正式啟動,同年9、10月,支持LTE的智能手機上市。2011年,LTE用戶達到120萬,約占全部移動用戶的2.5%。
2012年,韓國三大運營商全部進入LTE時代,LTE用戶開始急速增長,2012年年末LTE用戶突破1600萬,占比30%。
BrianHa預計,到2013年年底使用LTE服務的用戶將達到2800萬,份額將達到52%。今年年末,LTE智能手機的普及率預計將達到108%。
運營商及市占率:“屌絲逆襲”
韓國共有三大運營商——SKtelecom、KT和LGU+。傳統(tǒng)而言,作為韓國第一大運營商,SKT占據(jù)了移動市場一半的份額,KT占據(jù)31%-32%的份額,LGU+占據(jù)18%。
然而,在引入LTE之后,三大運營商的市場份額發(fā)生了一些變化:注重LTE市場的LGU+迎來一次爆發(fā)。如下圖所示,相比全部用戶的市占率(20%),LGU+在LTE市場中份額(26%)高出一些,LTE用戶占全部用戶比(61%)也顯著高出另外兩家,而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方面,從去年Q3到今年Q3的時間內,三家運營商均有增長,而LGU+以8.1%的增數(shù)排名第一。
OEM市場份額:“慢一拍的iPhone”
由于引入LTE較早,LTE對移動市場的影響根深蒂固,因此韓國智能手機市場顯示出一些獨特的現(xiàn)象,與全球市場不同,在LTE網(wǎng)絡支持上始終慢一拍的iPhone在韓國市場影響很小。
2011年,韓國LTE服務尚不完善,當時iPhone的市場份額為7%,排名第四。到了LTE走向成熟的2012年,三星飛速增長,市場份額一度高達62%,iPhone的份額跌至3%。2012年蘋果推出了支持LTE網(wǎng)絡的iPhone5,而2013年韓國手機制造商紛紛推出了支持LTE-A的設備,iPhone依然不占優(yōu)勢,至今依然維持在較低的市場份額上。
運營商持有的頻譜現(xiàn)狀
各運營商的LTE服務計劃
LTE的意義:三方受益
BrianHa認為,對于用戶而言,LTE給予了前所未有的用戶體驗,可以讓用戶使用各種新的服務,比如讓即按即共享和多玩家在線游戲成為可能,同時LTE更大更快的“管道”能夠提供更快的下載速度。
根據(jù)我們在韓國的實際體驗,LTE-A的實際下載速率可達到下行60Mbps。
對于運營商而言,LTE無疑是提高ARPU的捷徑,LGU+的逆襲正是得益于對LTE的重視,而對于OEM廠商,盡快跟上LTE技術的發(fā)展無疑是提高全球市場份額的有力保證。
LTE在韓國的具體資費是怎樣的?拋開了各家運營商復雜的套餐,一位韓國人用最簡單的語言進行了描述:韓國LTE用戶的月流量通常不會低于5G,資費大約在6萬韓元上下,相當于人民幣300元,而流量消耗主要是在視頻瀏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