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農業(yè)大學工學院副教授王玲所在的團隊成功破解了采摘機器人對于棉花品級視覺識別的關鍵技術——田間籽棉品級識別,一旦得到運用,采摘機器人便可根據(jù)我國籽棉品級文字標準,籽棉的大小、白度、黃度和雜質量等特性,迅速、準確地判斷出籽棉的品級,將有望從源頭上嚴把棉花采摘、收購關,解決我國棉花的采摘質量問題。
“長期以來,我國棉花采摘、收購以感官檢驗為主、儀器測試為輔,為了解決棉花機械式采摘質量問題,我們開始了此項技術的研究?!弊鳛榇隧椉夹g應用實現(xiàn)的載體,王玲副教授說,采摘機器人能夠以較大的時空自由度模擬人工實時采摘并分級,能夠適應棉花品種的多樣性,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棉花等級相符率,減少異型纖維問題、摻雜使假事件和包一致性差現(xiàn)象,使高、中、低檔棉花品質結構趨于合理。此項技術的突破,也將使我國的棉花質量檢測由收獲后檢測轉變?yōu)槭斋@前檢測,通過采摘機器人,在采摘前就能知道,哪片地里的棉花質量好,哪片地里的棉花質量差,從而避免了重復和無謂的勞動,實現(xiàn)采棉作業(yè)的精細化。
據(jù)悉,目前我國還沒有完全符合國情的棉花定級儀器,為此,此項面向采摘機器人視覺系統(tǒng)的籽棉朝向、成熟度和品級表征研究的深入開展,也將有利于符合國情的棉花定級儀器的早日問世,填補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