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機器人將在三年內問世
機器人(Robot)是自動執(zhí)行工作的機器裝置。它既可以接受人類指揮,又可以運行預先編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據以人工智能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它的任務是協(xié)助或取代人類工作的工作,例如生產業(yè)、建筑業(yè),或是危險的工作。
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科學家近日稱在未來三年內機器人或者電腦可以實現與人類進行有意義對話,甚至辯論。這項英國阿伯丁大學進行的最新研究將會研發(fā)一種能夠實現人類與機器人關于決策問題的辯論的系統(tǒng)--這開啟了一項全新的可能性,人類操縱者可以與機器人討論行動計劃,在必要時甚至命令它們打破規(guī)定。它將開啟一個新世界,智能技術將使得人類的生活變得更愜意。
瓦斯康塞洛斯說:“我們正在創(chuàng)造的是新一代自動化系統(tǒng),能與人雙向交流。”這種系統(tǒng)不“出聲”,以在屏幕上顯示詞句的方式與人交流。典型交流情形是,人問機器人為什么作出某一決定,是否有其他選擇,為什么沒有采用其他選擇。
會討論的高智能自動化系統(tǒng)有望部署在外星球和深海,或用于執(zhí)行國防任務,或在核設施等危險環(huán)境中作業(yè)。為防止系統(tǒng)聰明過頭、自行其是,系統(tǒng)研制人員在設計過程中注意防止系統(tǒng)作出威脅性、野蠻或敵對反應,特意邀請一名心理學家參與設計。
美國科學幻想小說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認為,設計高智能機器人必須遵循若干規(guī)則,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機器人不可以傷害人或坐視人受傷害”,與機器人進行對話實際上會使得人類更負責任,因為倘若失敗則不能單方面的歸咎于電腦錯誤。人機交互也帶來了責任性。所有的對話將被記錄,所以如果出錯也能找到應該承擔責任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