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LCD液晶顯示器逐漸取代傳統(tǒng)CRT、等離子和采用投影技術的設備而逐漸占主導地位。當時OLED也已經興起,卻因一些技術上的不足而受到限制,通常用于可穿戴設備、智能手機和其他小型和(或)“一次性”電子設備中。
據美國財經媒體CNBC援引《日本經濟新聞》的消息報道稱,富士康在本周表示,公司計劃在位于美國威斯康辛州的工廠內生產服務器、網絡產品和汽車中央控制系統(tǒng)。威斯康辛州的工廠目前尚未投入運營。根據最初的計劃,該工
6月11日,天風證券著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在最新報告中預測,今年下半年新款6.1英寸LCD iPhone的上天線會維持MPI與LCP混合的設計,且鵬鼎/臻鼎和臺郡的供應比例大約各占一半。
隨著科技不斷發(fā)展,手機屏幕發(fā)揮著巨大作用,屏幕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手機品質。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在處理大量信息時,小尺寸低分辨率屏幕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因此大尺寸高分辨率屏幕成為眾多手機的主流。
世界面板行業(yè)產能格局大變,中國面板產業(yè)行業(yè)地位快速提升。根據全球 LCD 廠商產能規(guī)劃統(tǒng)計,中國大陸新增 LCD 產能占全球新增產能一半以上,到 2020 年全球液晶面板產能的 40%以上將來自于中國。中國大陸已經成功實現了全球液晶面板產能的中移,隨著我國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國內企業(yè)研發(fā)不斷取得突破,我國面板產業(yè)鏈整合能力正在穩(wěn)定持續(xù)攀升。
眾所周知,OLED屏相比就屏幕顯示更加出色,性能也更加優(yōu)越,國產廠商一直在不斷努力跟進技術,爭取做到與世界一流廠商相同的水平。幾年來,有一般的手機都在使用OLED屏幕。我國的LCD屏幕指紋技術,也實現快速的發(fā)展和突破。
據臺媒報道,在三星、華為、小米、oppo及vivo等各大手機品牌,相繼將屏下指紋識別功能從高端旗艦延伸至其中端產品后,帶動了指紋識別市場規(guī)模的提升,具有屏下指紋識別優(yōu)勢的OLED面板與LTPS LCD面板的價格也進一步拉近。
宸鴻說明,投資本案目的為強化觸控及顯示器產業(yè)供應鏈上下游合作及垂直整合,以提升生產及新技術開發(fā)綜效;并拓展觸控屏幕于車用電子市場滲透率及擴大客戶群。
京東方、華星光電等面板廠不斷擴大產能,導致大尺寸面板供過于求。據業(yè)內人士透露,由于新LCD工廠的建立以及現有產線產能的飆升,2019年大尺寸面板產量年增長率將達到12%。
經過一段時間的磋商,日本顯示器公司(以下簡稱JDI)的“接盤”對象終于塵埃落定,據報道,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qū)企業(yè)聯盟的資本將聯手團購JDI,以 600 到 800 億日元取得 JDI 近 5 成股權。
3款新iPhone屏幕尺寸分別是5.42英寸、6.06英寸以及6.67英寸等,這三款新iPhone都確定使用OLED面板,意味著LCD屏徹底從iPhone中出局。
蘋果最大的LCD供應商JDI(Japan Display)今日已確認,本周將接受近10億美元的投資,以提高其OLED產能。
蘋果放棄LCD屏幕 LCD趕不上趟了么?
4月1日,JDI 宣布,正在就接受中國大陸和臺灣企業(yè)聯盟及官民基金INCJ的總額超過11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6億元)注資進行磋商。力爭本周內達成協議。
市面上見到的絕大部分AMOLED顯示屏都采用了250Hz的低頻PWM調光技術,其在屏幕亮度較低時,頻閃的速率也會變低,而更容易被人眼所感知到,敏感人群也更容易感受到不適。
現在旗艦手機幾乎都是OLED屏幕,而蘋果使用LCD屏幕的低價版手機iPhone XR并沒有受到很大的歡迎,蘋果明年或將全面拋棄LCD屏幕,投向OLED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