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chuàng)全面屏時代之后,小米MIX 3又第一個推出了磁動力滑蓋屏設計,進一步提高屏占比的同時也有了更多玩法,而這種機械結構對設計的要求是非常非常高的。
按照小米的說法,小米MIX 3的滑蓋間隙已經(jīng)縮減到極致微小,比傳統(tǒng)滑蓋間隙縮小了50%以上。
那么小米是如何做到的呢?官翻今天撰文,對此給出了詳細的解讀。
小米表示,功能機時代的單滑軌設計已無法滿足如今全面屏手機的需求,縫隙大、壽命短、滑動手感差等問題都需要重新設計解決,尤其是功能機由于工藝限制,加之廠商對細節(jié)把控并不十分嚴格,手機屏幕同下殼之間的間隙較大,高達0.8-1.0毫米。
小米MIX 3在設計之初就將間隙嚴格限定為微縫設計,通過和供應鏈伙伴不斷改進生產(chǎn)流程,嚴格控制屏幕下殼、手機上殼的平整度,縮減手機制造過程中的加工公差量,才達到了如今的效果。
另外,小米MIX 3采用了創(chuàng)新的大+小雙滑軌結構,在手機上部主板區(qū)域添加了一組居中排布的小滑軌。
這種設計不僅不會干擾天線性能,還能通過小滑軌的連接固定,讓手機上部原本未連接的區(qū)域緊緊的“鎖”在一起,進而消除了翹邊的隱患,同時能夠嚴格控制滑蓋間隙的微縫,視覺上更加美觀統(tǒng)一。
除此之外,大+小雙滑軌還可以改善滑動體驗,避免單滑軌結構在滑動中晃動和松垮感,讓滑動過程更加牢靠,使用體驗更好。
傳統(tǒng)單滑軌設計
小米MIX 3大+小雙滑軌設計
附官方美圖一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