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叫板馬斯克,中國腦機接口技術新突破!
2月26日官方消息稱,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yī)院神經外科賈旺教授團隊聯(lián)合清華大學洪波教授團隊,利用微創(chuàng)腦機接口技術首次成功幫助高位截癱患者實現(xiàn)意念控制光標移動,這意味著我國在腦機接口領域取得新突破。
2月26日A股開盤后,腦機接口概念股應聲上漲,截至中午收盤,漢威科技(300007.SZ)股價上漲近2%,三博腦科(301293.SZ)股價上漲2.5%,東方中科(002819.SZ)股價上漲超3%。
據介紹,一名35歲的截癱患者聚精會神注視著屏幕,就能使屏幕上一個紅色小球向另一端的藍色小球緩慢移動、接近并重合??此坪唵蔚膭幼饕馕吨颊吲c科技電子產品通過腦機接口實現(xiàn)交互。
這一進展與上周馬斯克宣布首例腦機接口患者意念移動光標“異曲同工”。Neurallink公司已于1月28日完成了首例人類患者大腦芯片植入。上周,馬斯克稱,首例腦機接口植入者僅通過意念就可以在屏幕上移動鼠標,目前公司正試圖讓患者“通過意念盡可能多地按下鼠標按鈕”,包括上下移動光標并拖動屏幕上的框。
在中國,相關腦機接口設備的患者植入要早于Neuralink公司。據公開信息,清華團隊的腦機接口就至少進行了兩例患者植入。上個月,清華大學宣布已經與宣武醫(yī)院團隊成功進行首例無線微創(chuàng)腦機接口臨床試驗,成功讓一名四肢癱瘓14年的高位截癱患者實現(xiàn)自主抓握等腦控功能。該患者經過三個月的居家康復訓練后,可以通過腦電活動驅動氣動手套,實現(xiàn)自主喝水等腦控功能,抓握準確率超過90%。
根據最新發(fā)布的消息,去年12月19日,天壇醫(yī)院賈旺團隊為患者成功實施微創(chuàng)無線腦機接口植入手術,將微型腦機接口處理器植入患者顱骨中,并成功采集到腦膜外的感覺運動腦區(qū)神經信號,術后第10天患者順利出院。
賈旺介紹稱,患者居家后,研究團隊通過遠程指導,對其進行無線腦機接口輔助康復訓練。系統(tǒng)通過體外機隔著患者頭皮為體內機無線供電,實現(xiàn)神經電生理數(shù)據傳輸,并把腦電信號翻譯成外部設備的控制指令。
經過近兩個月的康復訓練,患者不但可通過意念活動驅動氣動手套抓握水瓶,還可控制電腦屏幕上的光標移動。賈旺表示,能實現(xiàn)這樣的功能,得益于電極的精準定位植入以及神經電生理信號的高效傳輸和準確解碼。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天壇醫(yī)院聯(lián)合清華大學團隊開發(fā)的腦機接口設備技術路徑與馬斯克Neuralink的并不相同。Neuralink手術需要進行開顱,屬于有創(chuàng)手術;而清華醫(yī)學院洪波教授設計研發(fā)的無線微創(chuàng)腦機接口NEO(Neural Electronic Opportunity)使用微創(chuàng)手術的方法將電極放在大腦硬膜外,不侵入大腦皮層神經細胞,不會破壞神經組織。
盡管采用了不同的技術路徑,但Neuralink和清華團隊腦機接口要實現(xiàn)的早期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幫助失去行動能力的患者恢復部分語言和運動功能。
馬斯克曾表示,公司最初將從漸凍癥(ALS)、失明、四肢截癱等臨床上無法治療的神經相關重大疾病入手,讓患者重獲行動能力。
洪波也介紹,目前團隊正不斷優(yōu)化腦機接口解碼算法,計劃幫助患者實現(xiàn)通過意念活動控制電子書翻頁、光標點擊確認等,增強患者與電子設備的交互能力,有望為高位截癱、肌萎縮側索硬化等神經功能障礙患者提供全新的康復治療方向。
可以看到,在Neuralink公司創(chuàng)始人馬斯克公布了腦機接口的最新進展后,中國團隊也火速跟進,宣布了在腦機接口領域的最新突破。盡管目前國內誕生了一大批腦機接口企業(yè),但在芯片等核心技術領域,仍然大部分依賴進口,推進自主研發(fā)核心技術將成為未來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
(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