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 7 帶來了哪些升級? FEM技術如何影響Wi-Fi 6E/7
Wi-Fi 7 簡介
作為“一種新穎且創(chuàng)新的解決方案”,最新的Wi-Fi 7(也稱為IEEE 802.11be)標準在此前Wi-Fi 6的基礎上,引入了320MHz帶寬、4096正交調幅(QAM)、多資源單元(RU)、多鏈路操作(MLO)、增強型多用戶多路復用、輸入多輸出(MU-MIMO)和多接入點協(xié)調(Multi-AP Coordination)等多項前沿技術。
在上述技術的加持下,Wi-Fi 7比Wi-Fi 6增加了1.2GHz(5925MHz-7125MHz)的可使用頻帶,也就是說Wi-Fi 7相對于Wi-Fi 6增加了14個80MHz、7個160MHz與3個320MHz「互不重疊」的可使用無線信道(Channel)。如果對比早前的802.11n、802.11g和802.11b/a時期,可用頻譜足足增加了近100倍。同時,有效帶寬從Wi-Fi 6的160MHz翻倍到320MHz,提供了比Wi-Fi 6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和更低的延遲,可支持高達40Gbps的吞吐量,約為Wi-Fi 6的三倍。
誰在推動Wi-Fi 7的采用
2024年1月9日,維護和開發(fā)Wi-Fi標準的組織Wi-Fi聯盟正式宣布,已完成并推出了Wi-Fi 7高級無線標準的認證,適用的終端產品可以正式獲得“Wi-Fi 7認證”(Wi-Fi CERTIFIED 7?)并以此進行銷售。該機構預測,2024年將有超過2.33億臺Wi-Fi 7設備進入市場,2028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21億臺。
就目前來看,路由器會成為Wi-Fi 7率先落地的場景,隨著芯片的規(guī)模出貨,各大品牌紛紛推出了新款Wi-Fi 7路由器或推送Wi-Fi 7支持固件。接下來,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擴展現實(XR)設備、機頂盒、遠程醫(yī)療等高吞吐、低延遲場景都將會積極擁抱Wi-Fi 7技術。
以Qorvo Wi-Fi 7射頻前端產品為例,我們的第一個量產客戶就是來自中國的小米公司,并在此后陸續(xù)得到OPPO、vivo、Honor等頭部品牌手機的青睞。同時,市場主流的Wi-Fi無線網絡解決方案芯片廠商如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聯發(fā)科(MediaTek)、邁凌科技(MaxLinear)也都對其加以認證并納入參考設計中。有了參考設計的輔助,產品開發(fā)商就能縮短產品開發(fā)時間并簡化產品驗證的工作,加速Wi-Fi 7商業(yè)化與出貨的時程。
XR是另一個代表性應用案例。由于XR對時延極其敏感,如果無法實現低時延,終端將無用武之地。逼真的沉浸式XR體驗需要具備極高刷新率的高清視頻作為支撐,這需要非常高的網速和帶寬。同時,還需要極大的網絡容量來支持大批用戶能夠同時體驗上述應用。此外,云游戲、社交游戲和元宇宙等日漸興起的應用,也將不斷考驗無線技術的極限。對此,Wi-Fi 7將為行業(yè)提供充足的性能。
全球領先的連接和電源解決方案供應商 Qorvo在北京舉辦了以“春光作序,萬物更‘芯’”為主題的媒體日,展示了多領域創(chuàng)新成果并深入探討前沿技術與市場動態(tài)。其中就包括了Qorvo面向Wi-Fi 7 規(guī)范的前端射頻模塊(Front End Module)器件與涵蓋整個 5GHz(UNII1-3)與 6GHz(UNII5-8)的「體聲波」(BAW)濾波器。
Wi-Fi 7 帶來了哪些升級?
2024年1月9日,Wi-Fi 標準的組織 Wi-Fi 聯盟正式宣布,已完成并推出了 Wi-Fi 7 高級無線標準的認證,適用的終端產品可以正式獲得“Wi-Fi 7認證”(Wi-Fi CERTIFIED 7?)并以此進行銷售。
Wi-Fi 7 作為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標準,引入了 320MHz 帶寬、多鏈路操作(MLO,Multi-Link Operation)、4096 階正交幅度調制(4K QAM)以及靈活的信道選擇等多項突破性技術,將帶來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更低的延遲以及更強的網絡連接穩(wěn)定性,為用戶提供更加流暢和高效的網絡體驗。
具體來說,Wi-Fi 7 帶來了320 MHz信道,相比之前的Wi-Fi 6涵蓋了2.4GHz、5GHz頻段,Wi-Fi 6E和Wi-i 7則帶來了對于6GHz頻段的支持,相比上代的Wi-Fi 6 的帶寬翻倍。同時,WiFi 7 還能夠支持最多 16 根天線發(fā)送,16 根天線接收信號( 16 x 16 ),相比上一代標準 8 根天線發(fā)送, 接收信號也多了一倍,有助于實現高達46Gbps的傳輸速度和吞吐量,達到Wi-Fi 6的4.8倍。
Wi-Fi 7 還支持多鏈路操作 (MLO),允許設備通過多個鏈路同時傳輸和接收數據,以提高吞吐量、減少延遲并提高可靠性。這本質上是一種無線鏈路聚合,即分布在2.4 GHz、5GHz和6GHz頻帶中的兩個或三個頻帶上的綁定連接,可為用戶提供更高的速度和穩(wěn)定性。
業(yè)界領先的射頻前端模組(FEM)供應商Qorvo的觀點認為,用于Wi-Fi接入點的非線性FEM技術是正確實現三頻段Wi-Fi 6E和Wi-Fi 7設計的關鍵;原因在于,新的非線性方法提高了功率放大器(PA)的效率,降低了功耗。Qorvo表示,這將帶來一系列優(yōu)勢;其新型非線性FEM元件也已準備就緒,將于2024年批量投放市場。
迄今為止,線性放大一直是包括Wi-Fi前端模組(FEM)在內射頻(RF)設計所追求的“圣杯”,即在RF信號到達Wi-Fi天線之前用于放大發(fā)射和接收RF信號(且失真最小)的集成電路。領先的FEM和RF元件供應商Qorvo指出,目前,FEM的設計和應用范式(方法)正在整個行業(yè)發(fā)生轉變。
這一切都是為了降低Wi-Fi設備的功耗和熱影響?!半S著Wi-Fi無線設備通道數量的增加,降低功耗變得越來越重要——例如在三頻段或四頻段Wi-Fi 6E或Wi-Fi 7設計中;同時,越來越小的外形尺寸也是大勢所趨。這意味著容納散熱器和風扇等大型熱管理組件的空間更小,有時甚至沒有空間?!盦orvo高級市場經理Jeremy Foland強調。
針對此類問題的解決方案是使用非線性FEM;因為與線性放大器相比,非線性FEM所需的電流更小,功耗可降低20-25%。為避免固有失真造成的信號衰減,該方案采用了DPD(數字預失真)技術。Jeremy Foland對此表示,加在客戶駐地設備(客戶端設備) (CPE) 中確實是一種全新的方法,Wi-Fi 6E和Wi-Fi 7的時代即將開啟,全新的RF設計將廣泛采用這種方案。
“最先進的Wi-Fi芯片組采用查表方法為非線性FEM提供預失真參數。通過這種方式,FEM可獲得快速校準,而且該方案也幾乎不需要消耗任何處理器功耗——我們知道,處理器會進一步增加功耗。”他說,最終結果是,非線性FEM的性能幾乎與線性FEM相當,但效率更高。大多數Wi-Fi芯片組供應商都支持DPD的查表方法。
另一個非常理想的最終結果可能是降低成本,緣于Wi-Fi 6E和Wi-Fi 7網關及接入點(AP)的機械要求和冷卻需求降低。此外,新方法還允許高性能多射頻企業(yè)級AP符合PoE(以太網供電)預算的嚴格限制。Qorvo指出,從環(huán)境可持續(xù)性和能源成本的角度來看,降低功耗也很關鍵。Jeremy Foland 說:“我們的愿景是實現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