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人工智能有著無限遐想,它早已成為小說和電影最熱門的主題。提及人工智能時,腦海中總是會浮現(xiàn)鋼鐵俠和他的人工智能助手J.A.R.V.I.S(或者它的替代物星期五)、《超能陸戰(zhàn)隊》里的大白或者《西部世界》高科技成人主題公園的畫面。
盡管人工智能作為生活的得力助手,早已解決了先前無法解決的痛點,但按照當前科技發(fā)展狀況,超越人類能力的類人機器人仍遙不可及。那么,是什么阻擋了類人機器人的誕生呢?
2011年,IBM的問答系統(tǒng)沃森在美國智力競賽節(jié)目《危險邊緣》中擊敗了衛(wèi)冕冠軍布拉德·拉特和肯·詹寧斯。Alpha GO也分別在2016年和2017年擊敗了九段圍棋選手李世石和世界冠軍柯潔。過去的15年間,亞馬遜、谷歌和其他公司利用機器學習獲得了巨大的競爭優(yōu)勢。除了通過處理用戶數據了解消費者行為外,這些公司還專注于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和許多其它人工智能應用。
經過數十年的研究,人工智能的快速發(fā)展要歸于四個方面:
1. 摩爾定律——人工智能研究開始以來,計算機處理能力大約每兩年就增長一倍,使處理大數據和復雜算法成為可能。僅用了兩年時間,谷歌就把Alpha Go從業(yè)余圍棋選手變成了世界冠軍。此外,Alpha Go最新的計算資源版本僅是之前擊敗李世石版本的十分之一。
2. 大數據——機器學習依賴于大量原始數據。僅在過去兩年間,就產生了世界90%的數據。
3. 資金——隨著人工智能被廣泛應用,風投和天使基金紛紛涌入人工智能研究領域,希望找到下一個獨角獸。
4. 算法的復雜性——研究和資金正推動著趨于精密的算法,以充分利用神經網絡和認知計算。
很多人認為目前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已經放緩,即將面臨人工智能的第三次寒冬。有些人認為在強人工智能方面還沒有取得重大突破,其他人則認為當前企業(yè)專注于弱人工智能的研究,抑制了整個人工智能行業(yè)的發(fā)展。也有人批評當前人工智能研究過于集中,危害社會。
然而,當前的股票市場由蘋果、谷歌、亞馬遜、Facebook等公司主導,如果人工智能的第三次寒冬真的來臨,不僅人工智能產業(yè)將停滯不前,全世界都將面臨下一次經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