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成為指南針的朋友
掃描二維碼
隨時隨地手機看文章
1. 回顧一下
本周末不發(fā)技術文章,改到工作日發(fā)。
主要是周末大家還是需要放松的,吃點喝點玩會兒,哪有時間研究學術,大白也是這樣。
時間來到了8月,還有5個月2020就要過去了,感覺接下來要多些時間運動,因為今年又超重了。
回顧這半年,由于年初的時候換了工作,自己的時間就相對少了許多,但是寫號這件事,我還是在堅持著。
看了下公眾號后來的數據統(tǒng)計:
付出還是有回報的,抱拳了各位老鐵!
2. 關于留言
"沒有留言的公眾號是沒有靈魂的。"
公眾號在18年2月之后申請的就不帶留言功能了,所以我的號也沒有。
對于留言這個功能,個人感覺并不是特別強烈,留言基本上是四大類:
-
贊美之詞?認可度?
我從后臺的打開率,分享和閱讀次數就可以了解到了,真要喜歡本號就轉發(fā)分享,我在后臺都可以看到。
-
噴我?diss我?
這個我確實沒法控制,我又不想爭辯,眼不見心不煩,所以我基本上只寫技術文章,可以有對錯之分。
-
學術討論?
這個可能是影響較大的,但是如果真的很有疑惑,確實會有讀者私信我,聊幾句就各自加微信深入聊一下,這個是非常歡迎的。
-
職業(yè)解惑?
我們每個人都迷茫著徘徊著,或許在你眼里的輕而易舉,在別人心里就是十萬大山,我們都需要別人的幫助,所以凡是后臺私信我關于一些工作和學習選擇的問題,也都會客觀分析回復。
綜上分析,無留言對于學術討論和交流影響還是很大的,因此,我們確實需要一個交流和互動的渠道。
3. 來做朋友
很長一段時間里,我覺得我對認識陌生人是很無感的。
19年10月決定寫公眾號是個非常大的決策,相當于讓別人看到你的想法,你的思路,你的情緒。
起步階段當然是殺熟了,身邊一眾同事好友都關注了我的號,也是在他們的鼓勵和認可之下,我覺得這個事情要繼續(xù)下去。
突破和嘗試,讓你看的更遠,想得更多,走的更寬。
3.1 大白的微信
上午去辦了一張新手機號,申請了公眾號專屬微信,想做朋友的同學可以掃碼添加:
工作和生活要分開,所以別嫌棄這是小號,畢竟大號也有小的時候。
3.2 校驗一下
基于一個事實:"所有人都可以不做敵人,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朋友。"
如果添加了大白的微信,后面我會簡單測試下,是不是圈里人,比如做道數學題,說一個你擅長的算法等等。
先別慌,擔心過不了測試。
比如你說:我寫字好看,你跑步快,會做美食...也都可以。
3.3 互動和交流
其實,我寫的東西也不太成體系,有時候自己也不知道要寫什么。
如果盆友們有想了解的,就可以告訴我,我們來聊一下,搞一搞,沒錯,就是約稿。
就先這樣吧,大白要出去跑步了,祝各位老鐵周末愉快!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21ic獲得授權后發(fā)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如有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