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在本周二發(fā)布了自己的平板設備 Surface,發(fā)力平板設備市場。但這背后并不僅僅是微軟進入一個新的市場那么簡單,更有可能的是,這家軟件巨頭不想缺席下一代智能設備的競爭。
由于摩爾定律的效應,個人電腦的價格已經越來越低,而且從臺式機轉向更為輕便的筆記本的趨勢非常明顯。但就在筆記本電腦剛剛成為最主流設備后不久,上網本開始大行其道。
雖然后來上網本之路被證明不可行,因為大家需要的是一臺能夠正常工作的計算機,而非一臺廉價但功能有局限的設備。
但就是上網本開始走下坡路的2010年,蘋果的 iPad 橫空出世。在 iPad 推出之前,很多分析師都認為沒有人會需要一個“大號的 iPhone”。
當 iPad 發(fā)布之后,這些分析師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款可能顛覆計算機的產品。據市場研究機構IDC的數(shù)據顯示,2011年全球平板設備銷量達到1.07億臺,其中有將近三分之二都是 iPad 系列產品。如果把iPad 也算作PC,那么現(xiàn)在蘋果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PC生產商。
對微軟來說,無法從全球最大的移動PC廠商那里賺到一分錢的操作系統(tǒng)授權費用,這是不可忍受的。而除了蘋果,谷歌的 Android 也開始在平板設備上流行,微軟推出自己的平板設備可謂勢在必行。
微軟偷師谷歌
這次發(fā)布會上微軟展示的 Surface 是自有品牌產品,這讓很多在PC時代和微軟保持緊密合作的硬件廠商很擔心,在平板時代他們的地位是否會有所下降。
不過作為軟件巨頭,自己生產硬件并不像是微軟的作風。除了 Xbox 360 和一些電腦外設,微軟并沒有生產硬件的傳統(tǒng)。微軟并不希望把軟件和硬件統(tǒng)統(tǒng)控制在自己手里,微軟的桌面操作系統(tǒng)之所以能打敗蘋果的操作系統(tǒng)就是因為開放。
iPad 的成功讓微軟開始相信平板電腦未來將會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但微軟推出自有品牌的 Surface 更像是學習谷歌推出 Nexus 手機,為行業(yè)樹立一個標桿,讓合作伙伴能有所參照。就好像是告訴它的合作伙伴:我能把 Surface 做到那么漂亮,你們也趕緊生產運行 Windows 的平板吧。
盡可能聯(lián)合更多的硬件廠商來做大市場是微軟慣用的策略。
對于硬件廠商來說,既然投入平板設備的生產,Android 也會成為他們的選擇之一。這對微軟來說不一定是好消息,但就整個平板市場來說,玩家越多就越可能形成顛覆性的力量。
PC廠商的轉型之路
雖然目前仍然有很多工作離不開PC,但是全球PC的出貨量已經出現(xiàn)下降的趨勢。
據市場研究公司IDC的報告顯示,2008年第四季度全球PC出貨量出現(xiàn)了6年以來的首次季度下降。來自另一市場研究機構 Gartner 的數(shù)據則顯示,2011年第四季度美國PC出貨量下降5.9%,全球出貨量下降了1.4%。而受平板電腦的擠壓是PC出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對硬件制造商而言,在日漸萎縮的PC市場里廝殺已經不是第一選擇,轉型是最好的出路。全球最大的PC廠商惠普已經開始了轉型策略,加強自己IT服務供應商的角色,甚至有意出售PC業(yè)務。
但其他公司要完成這樣大跨度的轉型并不容易,如果能從制造PC轉型為制造平板,這將容易很多。在 Android 開始支持平板設備后,諸如戴爾、宏碁這樣的硬件廠商似乎看到了希望,但是 Android 平板的競爭力無法和 iPad 相比。
這給了微軟扮演救星的機會。因為微軟知道,如果這些硬件制造商放棄平板市場,而死守傳統(tǒng)PC市場,這些公司很可能走上下坡路,降低整個微軟所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競爭力。所以微軟必須盡快讓這些廠商相信開發(fā)平板設備是最好的選擇。
微軟的優(yōu)勢在于它和硬件廠商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而且 Surface 使用的 Windows 操作系統(tǒng)也更易被用戶接受。一旦 Surface 獲得成功,大量PC生產廠商都將開足馬力生產運行著 Windows 系統(tǒng)的平板設備。
一位聯(lián)想的發(fā)言人則告訴《華爾街日報》,聯(lián)想必將參與平板設備的競爭,并且不懼怕任何競爭對手。
Wintel 聯(lián)盟的重建
微軟和英特爾組成的 Wintel 聯(lián)盟是PC時代的標志,但隨著移動設備的興起,這個聯(lián)盟已經逐漸瓦解。
由于功耗和散熱等原因,英特爾的芯片并不適合在移動智能設備上使用。但英特爾當然不愿意錯過PC以外的機會。所以它主導了超極本(Ultrabook)項目。
超級本相對于普通筆記本電腦來說,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輕薄和續(xù)航時間長。從產品形態(tài)上看,和蘋果在2008年初推出的 Macbook Air非常類似。
在英特爾看來,這是介于平板設備和筆記本電腦之間的產品。英特爾認為平板設備和筆記本電腦之間的界限會越來越模糊,將來人們可能只需要一種設備即可,這種設備的最終形態(tài)可能就是超極本。
不過超級本無論從名字還是產品形態(tài)上看,都和筆記本電腦非常類似,而缺乏平板設備的要素。但是微軟推出的 Surface 其中高端的型號將運行 Windows 8操作系統(tǒng)并且搭載因特爾的處理器。
可以看到的是,通過微軟主推的 Surface 和英特爾主導的超極本(Ultrabook)上,這兩家昔日最親密的盟友希望在平板市場能夠再造一個 Wintel 聯(lián)盟。
成為生產力工具是關鍵
如果說英特爾的超極本是筆記本電腦朝平板設備的靠攏,那么 Surface 就是平板設備集成筆記本電腦功能的嘗試。
平板設備相比筆記本產品的優(yōu)勢非常明顯,但其最大的劣勢就是,目前來說,沒有一款平板設備能夠成為很好的生產力工具。
但是微軟的 Surface 則有可能改變這一點。最重要的原因有兩點:一是因為微軟的 Windows 操作系統(tǒng)是人們最熟悉的操作系統(tǒng)、Office 辦公套件是最重要的生產力工具;二是因為微軟在企業(yè)級市場有很大的市場份額。
在 Surface 的發(fā)布會上,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表示:“消費者希望在沙發(fā)上使用平板設備,希望在書桌前使用平板設備,希望在移動環(huán)境中使用平板設備。他他們希望平板設備能無處不在,同時這些設備還要具有PC的能做的一切。”
很多人都認為 iPad 是一款娛樂設備,可以用來看視頻、瀏覽網頁、玩游戲。但作為生產力工具,iPad 并不適合。最主要的是 iPad 并不適合創(chuàng)造內容。
但是微軟希望 Surface 能夠成為人們的辦公工具,還特地為 Surface 配備了鍵盤,提升了人們在平板設備上的輸入效率。過去,提高平板設備的生產力更多是設備外設廠商的嘗試,微軟的 Surface 從軟件和硬件上都給出了解決方案。
如果微軟 Surface 的解決方案可行,那么 Surface 在成為其他平板設備的競爭對手的同時,很有可能在成為PC最大的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