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墨西哥矽谷”之稱的墨西哥智慧城市Guadalajara,不但進駐了100多家軟體廠商,包括新創(chuàng)公司、英特爾(Intel)和IBM的分公司,未來還會進行城市升級,完成400公頃的智慧電網,涵蓋了先進通信設備、資料收集感測系統(tǒng)、再生能源和交通網。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則是計劃將智慧城市Masdar打造成全球第一個零碳排、零廢棄物的城市,為此不但興建區(qū)域內最大的太陽能發(fā)電廠,更積極發(fā)展無人駕駛載具,以滿足交通需求,并以高科技感測系統(tǒng)隨時監(jiān)控水和電力的使用效率。
秘魯政府則是希望透過智慧交通管理系統(tǒng)和能源效率計劃,能將碳排在2030年降低19%;歐洲島國馬爾他(Malta)更砸下3億美元,于Kalkara村莊興建科技商務園區(qū),利用先進監(jiān)控系統(tǒng)管理能源和水,采取特殊建筑工法提升效率。
在諸多攸關智慧城市發(fā)展的資訊科技中,又以物聯網最受矚目。事實上,物聯網不僅已被高盛投資銀行定義為第三波網路,重要性超越1999年的網際網路、2000年的行動網路,臺積電創(chuàng)辦人張忠謀更指名,物聯網將會是臺灣半導體產業(yè)的下一個“bigthing”,競逐物聯網相關技術、應用,已成為臺灣許多產業(yè)心中的藍海市場。
物聯網相關應用備受重視
如2015年智慧城市展的展覽主題,就是“探索物聯新世界”,包括中華電信、研華科技、遠傳電信、廣達電腦、精聯電子、商之器、物聯智慧等業(yè)者,分別在智慧醫(yī)療、智慧零售、智慧節(jié)能、智慧建筑以及智慧校園等領域展出各種解決方案。
為了推廣物聯網相關技術、應用,以利智慧城市發(fā)展,由IBM、大同、中華電信、臺灣地理資訊中心、華碩云端、工研院以及資策會等更共同成立“智慧城市暨物聯網產業(yè)聯盟”,希望能透過每兩個月一次的固定聚會,共同討論臺灣未來智慧城市、物聯網發(fā)展策略,并從今年開始與醫(yī)療、建筑、交通、物流以及百貨商場等領域交流,以了解市場需求,并規(guī)劃物聯網未來的應用發(fā)展。
Allseen聯盟主席、高通互聯體驗產品管理資深總監(jiān)MattMichael指出,物聯網不只是手機、電腦、消費性電子產品之間的互聯,而是數百億個終端或產品、甚至人之間的互聯,從非常小的身體內置感測器,到非常高階的大型設備,都必須要能進行非常好的通訊與資訊共用。
由于物聯網中的產品來自于不同的制造廠商,使用不同的硬體晶片平臺,運行不同的作業(yè)系統(tǒng),上面運行著各種不同的應用,涉及的應用領域與產業(yè)太過廣泛,想要實現非常好的相容和溝通,勢必得面對標準化與互通性等問題。
晶片業(yè)者與相關聯盟已經開始提供標準化平臺,希望解決互通性的問題。如類似AllSeen聯盟的組織就是希望能協(xié)助不同產業(yè)之間、不同公司之間的緊密合作,另一方面,包括高通、英特爾(Intel)、聯發(fā)科等晶片業(yè)者,也紛紛開始針對通用或特定的物聯網應用,推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案。
如高通已針對許多物聯網應用,分別打造客制化的平臺。以智慧穿戴裝置為例,其中較為成型的智慧眼鏡與智慧手表,主要是將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處理器平臺進行優(yōu)化,做得體積更小、功耗更低。
高通更已推出支援AllJoyn架構的智慧照明模組,整合Wi-Fi在內的許多功能,照明燈具廠商只要在燈具中使用這個模組,照明燈具就能利用Wi-Fi技術,實現連網與智慧化。
LED照明搭配物聯網已成趨勢
事實上,由于照明燈具小至可以放在家庭,大至可以做為公共照明,而且大多數城市早已興建相當完整的照明網,也不用擔心供電問題,已成為智慧城市發(fā)展的重點建設項目。
尤其是在節(jié)能減碳的風潮下,許多城市本就已計劃將傳統(tǒng)路燈更換成LED燈泡,若能藉此順便加裝影像監(jiān)控器材,或是能掌握最新路況的感應器,甚至是Wi-Fi網路存取點,就可藉此形成智慧城市的物聯網基礎。
如美國芝加哥的路燈就是透過追蹤手機搜尋Wi-Fi熱點的紀錄掌握行人數量,路燈上的感應器還能追蹤氣溫等天氣狀況及各種污染數據。
思科(Cisco)全球長暨產業(yè)解決方案部門執(zhí)行副總裁WimEfrin指出,LED燈泡很可能是智慧城市建立的轉折點,但每座城市必須要有一套資訊與電信科技計劃,決定誰能擁有搜集來的資訊,以及這些資訊將如何被使用。
資料應在城市各部門間流通,而非由單一部門獨有,設法建立全面開放的數位資料平臺,并在能保護市民隱私以及城市資產的前提下,才能發(fā)揮這些資料的最大價值。
如此一來,LED智慧照明就不只是發(fā)揮節(jié)能減碳的功能,搭配物聯網便可搖身一變,成為智慧城市的基礎要角,一舉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促使國際LED大廠更為積極布局智慧照明商機。
國際照明龍頭廠飛利浦,于2012年即已推出高階可調光HueLED燈泡,可透過手機無線遙控并任意更改燈泡顏色,單顆LED燈泡價格達60歐元、是全球第一顆數位化LED燈泡。
美系LED大廠Cree日前更推出60瓦替代的LED智慧連結燈泡,價格僅14.97美元,不但可調光也可程式化,并能與Wink和ZigBee認證的集線器(hub)相容,讓消費者透過iOS或Android智慧行動裝置就能與系統(tǒng)同步,以調整燈泡明暗及其他應用功能。
三星、樂金(LGElectronics)亦于2014年相繼推出新款LED智能燈泡,包括內置藍牙、通過智能手機或平板應用即可控制亮度及色溫等功能。奇異(GE)則于2014年中投身LED智慧燈泡市場戰(zhàn)局,單顆燈泡價格降至15美元,若包含1個中央控制套件與2顆燈泡的入門組合則要價49美元。
由于目前的室內空間仍缺乏類似GPS的定位系統(tǒng),以至于許多跟定位有關的應用,難以從室外延伸至室內,而照明設備卻是室內分布最廣泛且數量最多的硬體設施,若能將智慧照明與室內定位系統(tǒng)整合,使用者只需將智慧型手機對準發(fā)光物體,讓手機從云端讀取對應的訊息即可操控,可望拓展室內定位的應用領域,如未來消費者進入大型賣場后,將可透過室內導航服務快速找到促銷產品,或延伸至博物館展覽導引等應用。
仍需一段時間耕耘及發(fā)展
物聯網應用在智慧城市應用的領域,可說是五花八門,包括醫(yī)療、交通及零售等領域,都可看到許多業(yè)者提出的創(chuàng)新方案。但礙于相關法規(guī)、現有產業(yè)環(huán)境架構等限制,物聯網的概念與應用要開花結果,仍需要一段時間的耕耘與發(fā)展,但不可諱言的是,智慧城市除了潛藏龐大市場商機,就社會角度而言,能提升政府效能,讓民眾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是一個值得大家努力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