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二度與中國晶圓代工業(yè)者簽署芯片技術授權協(xié)議,引發(fā)了該公司是否在未思考可能后果的情況下將某些關鍵技術移轉至中國的質疑。
藍色巨人近來是與中國專業(yè)晶圓代工廠華潤上華科技(CSMC Technologies),簽署了一份0.18微米RF CMOS半導體技術授權協(xié)議。這是IBM第二次與中國業(yè)者簽署制程技術權協(xié)議,前一次是在2007年授權中芯國際(SMIC)使用其45奈米bulk CMOS技術。
而根據IBM與華潤上華的協(xié)議,IBM將轉移一系列0.18微米RF CMOS技術特征與制程元素給華潤上華,包括專利許可的交叉授權。所授權的技術將應用在華潤上華位于無錫的8吋晶圓廠;該廠是今年開始量產,預計達到每月6萬片晶圓的產能。
華潤上華總裁Elvis Deng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項高性能RF先進制程平臺的授權,補足了我們現有的模擬制程技術?!彼⒅赋觯琁BM所授權的技術將主要應用在手機RF收發(fā)組件、無線路由器與其它高產量的產品。
成立于1997年的華潤上華是一家專業(yè)模擬代工廠,目前的制程技術節(jié)點為3.0~0.35微米;該公司在2008年成為China Resources (Holdings)的子公司。目前華潤上華擁有兩座晶圓廠,以及一座合資晶圓廠;其中Fab 1擁有6,400平方公尺的無塵室,月產能6萬片6吋晶圓。
Fab 2則擁有1萬8,322平方公尺的無塵室,目前開始初期量產,并計劃在2010年初實現第一階段的產能目標,預計至2010年上半年可達每月3萬片8吋晶圓;至于第二階段產能目標,則是在2012年達到每月6萬片8吋晶圓,并將制程節(jié)點升級至0.11微米。
2008年,華潤晶芯(CR Semiconductor Wafers & Chips Ltd.,CSWC)加入華潤上華管理,成為Fab 5晶圓廠;該廠采用0.6微米制程生產模擬與數字芯片,目前有3,000平方公尺的無塵室,月產能為3萬片6吋晶圓;興建中的第二座同樣面積無塵室,月產能則將加倍。
在了解華潤上華的狀況之后,問題還是得回到IBM究竟是否未思考可能衍生的后果,就將制程技術轉移至中國?
從某一方面來看,IBM有權尋找新的IP授權客戶;事實上該公司也是半導體領域IP的主要授權商。舉例來說,該公司授權了不少關鍵技術給其制程研發(fā)聯盟的成員,該俗稱“晶圓廠俱樂部(fab club)”的伙伴包括GlobalFoundries、Infineon、NEC、Samsung、ST與Toshiba。
?
另一方面,中國晶圓廠中芯國際已經在2007年取得IBM的45納米bulk CMOS技術授權,同時也加入了IBM的晶圓廠俱樂部;但看來中芯尚未有能力開發(fā)自有的45納米制程技術。而拜IBM之賜,中芯已經能在明年開始量產45奈米技術。
這對特許(Chartered)、臺積電(TSMC)與聯電(UMC)等才剛各自開始量產45/40納米制程的中芯競爭對手來說,并不是好消息。而45/40納米代工市場目前還在新興階段;中芯雖然在技術上落后,最后也有可能趕上對手,或者更糟…
中芯不無可能在這個剛起步的節(jié)點領域以低價搶市,而其競爭對手們可能會因此引爆價格戰(zhàn),以防止中芯進逼。如此一來恐怕沒有晶圓代工廠能在45/40納米制程節(jié)點獲利,廠商們卻已經在該領域的技術研發(fā)上投下數百萬美元。
看來中芯與華潤上華的技術授權內容對市場的威脅度較小;但與中芯相同,華潤上華同樣是技術較為落后、且是在晶圓代工市場較次要的業(yè)者。這也許真的是無關緊要,但透過IBM的授權,華潤上華總算能在羽翼正豐的模擬晶圓代工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