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一直都有人調侃,大車、公交車、出租車是路上三霸,但其實和這三位比起來,私家車主更討厭不守規(guī)矩的電動車,那真正是鬼見愁,惹上就別想脫身。它撞你沒要你賠醫(yī)藥費就算你走運,你要撞了它,嘿嘿,趕緊把車當了準備賠償吧。
交警教你這3招,不會被坑一分錢
誠然,處理和電動車相關的事故,電動車的“他弱他有理”的姿態(tài)確實很讓人不爽,而且耽誤時間和精力,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私家車主只能吃悶虧認栽,下面就教大家三招,不怕被坑一毛錢。
第一,無論什么情況先打電話報警。
交警在這種事故中喜歡和稀泥,這是出了名的,但是,這種事情還是必須讓交警出面。不管是電動車撞你,還是你撞了電動車,第一時間報警,然后才有后續(xù)的處理辦法。同時,也做好交警打哈哈的思想準備。
第二,就算有車險,也不要隨便簽全責的責任認定書。
如果不簽字的話,事情肯定會被一直拖下去,如果電動車沒人受傷,那么為了節(jié)約時間成本,可以考慮簽字;但是如果對方責任較多,并且受了比較嚴重的傷勢,交警不讓你走也好,電動車一方裝可憐也罷,也絕對不要簽這個字,不然后面各種醫(yī)藥費和賠償有你受的。
第三,如果氣不過,就要求鑒定對方電動車。
和上一條一樣,要求鑒定電動車,也不是一個隨隨便便就能做到的事情,同樣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成本。所以這一招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用,但是如果對方真的撒潑耍賴,非得訛你一筆巨款,那就互相傷害吧。依照現行的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時速低于20公里,載重低于40公斤,續(xù)航低于25公里的才屬于電動車,超過的就歸屬機動車,事故就要按照機動車的辦法處理。 當電動車失去弱勢的身份,他們的很多無理要求,都將化成泡影。
有處理過這種問題的車主,都知道出了這種事故會有多麻煩,所以盡量還是開車時避免,能不沾上就不沾上。平常開車更小心,觀察更到位,不要隨便搶燈,過路口時不要開太快,如果再在下面配上一些預防性的車載用品的話,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