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2012年中國照明廠商營收,雷士,歐普,三雄極光和佛山照明等傳統(tǒng)廠商已經不同程度開始導入LED照明產品,然而在整體營收中,LED仍然占比極低,為了避免直接沖擊到其傳統(tǒng)業(yè)務,在LED照明產品線的導入及招商政策方面相比之下都較為保守。
而木林森和長方照明等LED廠商則利用封裝器件的成本優(yōu)勢,以LED”價格屠夫”的形象正式大舉進入到終端渠道市場,不僅價格較傳統(tǒng)品牌旗下的LED產品更有優(yōu)勢,為了降低經銷商存貨風險,更是推出三個月內補差價等極具吸引力的招商政策。由四大品牌控制的中國照明渠道逐漸松動,不少經銷商在LED照明的巨大商機激勵下轉投新興的LED照明品牌懷抱。
2013年雷士與德豪潤達作為傳統(tǒng)照明廠商和LED照明廠商的兩大陣營的代表正式合作,上下游資源縱向整合大幕拉開;木林森更是定下30億人民幣的總營收目標,意圖沖擊中國LED照明第一大廠的寶座。
LEDinside表示,對業(yè)者而言,如何快速把產品銷售出去占領市場已成當務之急。早期LED廠商的銷售管道主要以工程和出口為主,而采取經銷商、代理商、專賣店等管道模式的營收模式尚未真正形成。據統(tǒng)計,2012年國內LED廠商采取管道模式的營收占比不足3成。
隨著LED照明產品的普及度越來越廣,廠商的銷售管道已經不能僅局限于工程和出口,未來LED照明將和傳統(tǒng)照明一樣,得管道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