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成都芯片封裝測試廠第4.8億顆芯片下線,并正式投產最先進的2010全新酷睿移動處理器,意味著英特爾成都工廠的二次擴能幾近收官。
在此背景下,以高級總裁布萊恩-科茲安尼克為首的英特爾高層抵蓉,并在英特爾成都封裝測試工廠內,欣然接受了來自省內外60多家新聞媒體近百名記者的集體采訪。
猜想一 英特爾對成都持續(xù)增資意味著什么?
3月25日,國內不少媒體均轉載了這樣一則報道,大連市副市長戴玉林在英特爾大連芯片廠接受采訪時透露,原定投資的是60億美元,而并非宣布的25億美元。當中除將包括第二條晶圓生產線外,還將就地建設3—4座封裝測試工廠與之形成產業(yè)鏈配套。
在通過翻譯了解記者發(fā)問的主要內容后,布萊恩-科茲安尼克回應很堅定:“這樣的報道與事實不符,與大連的合作金額一直是此前公布的25億美元。”
英特爾全球封裝測試總經理羅賓-馬丁介紹,在成都工廠實現再次擴能后,目前英特爾在全球在產的封裝測試工廠總共有3家,分布在美國、以色列以及中國成都,其產能足以支撐產出芯片封裝的需求。成都方面完全有能力滿足這一新增產能在一兩年內的封裝測試需求。
“成都工廠已經成為英特爾最重要的封裝測試及晶圓預處理基地。”布萊恩-科茲安尼克明確表示。
對于英特爾在成都和大連的不同布局,成都市高新區(qū)發(fā)展策劃局局長湯繼強認為,“單從投資額上看我們不如大連,但并不代表在整體格局的受益上輸給對手。同時,英特爾對成都的持續(xù)增資擴能,釋放出的正是我們自身具有的獨特優(yōu)勢。”
猜想二 主流芯片生產線何時才能落戶成都?
在成都芯片封裝測試廠第4.8億顆芯片下線暨2010全新酷睿移動處理器正式投產慶祝儀式上,有一個細節(jié)引起在場眾多媒體記者的無盡遐想。
曾擔任英特爾成都工廠首任總經理的羅賓-馬丁,在代表英特爾向到會的成都市主要領導等嘉賓贈送禮品時,“特意”選擇了其價值8000多元的晶圓產品。
英特爾能否既在成都布局封裝測試工廠,同時也能讓其代表技術核心的芯片制造線入贅成都。
“未來英特爾還會在成都工廠的產品生產環(huán)節(jié)上有所擴張嗎?”、“英特爾正在研發(fā)的450mm晶圓生產將來會落戶成都嗎?”記者會上,類似問題不絕于耳。布萊恩-科茲安尼克并沒有正面回答,但他的一句話引起大家的高度關注:“450mm晶圓的生產預計將在2015年實現,它將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產品。可以肯定地說,我們一定會將它放在成都進行生產加工。”究竟是晶圓生產還是封裝測試,似乎話中有話。
來自成都市相關方面的報告顯示,目前,成都高新區(qū)正在努力加快促成一條12寸芯片生產線的落戶,投資方尚不明確,但無論是誰,英特爾持續(xù)“增持”成都,都是吸引目前處于最高端地位的12寸芯片生產線“瞄上”成都的催化劑。
猜想三 英特爾能否再次扇動“蝴蝶效應”?
英特爾與成都的合作已步入第7個年頭。
2003年8月,英特爾宣布投資建設英特爾成都芯片封裝測試工廠,一期投資3.75億美元,并于2004年開工建設。2005年3月,英特爾宣布增資建設工廠二期工程,投資總額累計達到5.25億美元。2009年,英特爾第三次向成都廠追加投資7500萬美元,使得英特爾在成都的總投資額達到6億美元。
近30年來,英特爾是成都承接的最大外商投資和產業(yè)轉移項目,其入駐讓成都在短短兩年內,迅速積聚了大批芯片產業(yè)上下游知名企業(yè)。
繼英特爾之后,全球功率半導體芯片封裝測試服務業(yè)龍頭—PSI在成都建立半導體芯片測試封裝廠。接踵而至的,還有中芯國際的集成電路測試封裝廠項目、馬來西亞友尼森公司的半導體測試封裝工廠、美國芯源系統(tǒng)公司的成都芯片基地……
“7年中,英特爾連續(xù)增資成都,為其成都工廠所在高新區(qū)集成電路產業(yè)的發(fā)展帶來了產業(yè)集聚效應。”英特爾產品(成都)有限公司總經理卞成剛認為。湯繼強介紹,以英特爾為風向標,目前區(qū)內依然聚集了近百家IC設計企業(yè)、兩條8寸芯片生產線、5家封裝測試企業(yè)以及10多家相關配套企業(yè),在中西部居領先地位。
如今,無論是成都成為英特爾全球封裝測試及晶圓預處理最重要基地的事實,還是英特爾高層表示將繼續(xù)推進與成都合作的表態(tài),都在向人們昭示,英特爾對于成都的“蝴蝶效應”還將持續(xù)。
專家觀點
長期研究“英特爾效應”的成都市政府參事、經濟學家王進:英特爾落戶成都的最大意義在于,當產業(yè)集群形成后,這個產業(yè)將成為這個城市真正的、別處無法復制的比較優(yōu)勢。從經濟學上講,這種后天形成的比較優(yōu)勢,甚至可成為一種獨有的要素稟賦。有了這樣的要素稟賦,就更容易扶持和招納更多的優(yōu)勢企業(yè),打造更多的產業(yè)集群,城市經濟就可迅速壯大。
首先,英特爾宣布英特爾代工服務和英特爾投資將投入 10 億美元用于擴展英特爾代工服務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很多錢將直接落在領先的 RISC-V 供應商之上,包括 Andes、Advantage 和 SiFive。這是為了支持這兩個...
關鍵字: 英特爾 生態(tài)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