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起全球面板廠8.5代線新產能將陸續(xù)量產,供應鏈憂心液晶電視面板產能過剩造成價格崩跌隱憂再現(xiàn),近期面板大廠紛調整新世代面板產能,繼京東方傳將合肥廠改設10代線,友達則將原本預計在昆山設立的8.5代線,改為主攻中小尺寸面板的6代低溫多晶硅(LTPS)產線,業(yè)者預期后續(xù)將有更多面板廠調整產線,避免新世代產能過剩危機引爆。
供應鏈業(yè)者表示,目前業(yè)界僅有鴻海、夏普(Sharp)所合資10代線在運作,原本夏普獨立經營時產能利用率不佳,但鴻海進駐后成功帶動平價大電視話題,可切割40、60及70吋面板的10代線,在電視大尺寸化成為趨勢下,讓京東方看好未來發(fā)展性而考慮擴增[!--empirenews.page--]10代線產能。
目前京東方主力仍是中尺寸電視及監(jiān)視器面板,包括18.5、23.6吋及32吋等,但隨著8.5代線等產能開出,未來將聚焦48、55吋等產品,其中,55吋面板已經量產,48吋面板亦于2013年底逐步導入,然業(yè)界對于京東方增設新世代產線仍存疑慮。
由于大陸電視市場成長動能趨緩,京東方若要增設主攻大尺寸面板的10代線,對于電視面板供需狀況未必是正面幫助,其次是[!--empirenews.page--]8.5代線提供2,200mmx2,500mm玻璃基板尺寸,而10代線則是約3x3平方米,玻璃基板尺寸越大,越有可能破片,在運送上將是較大挑戰(zhàn)。
供應鏈業(yè)者表示,電視面板供過于求狀況反應在面板價格上,而60吋以上大尺寸電視雖然市場反應不錯,但比重仍低,面板大廠擴增新世代產線需投注龐大資金,就算電視面板占全球面板應用達6成比重,但獲利能力并不如高階中小尺寸面板,面板大廠擴產的必要性備受質疑。
近期友達切入大陸品牌智能型手機面板供應鏈有成,結合廣視角AH-VA面板與LTPS制程技術,可量產分辨率高達2,560x1,440的6吋高階液晶面板,友達并將原本在昆山與當地地方政府合資的8.5代線新廠,改為專攻[!--empirenews.page--]LTPS制程的6代線,初期投資額縮減為約新臺幣500億元,預計2016年量產,月產能約2萬~3萬片,鎖定中小尺寸智能型手機、行動裝置面板。
面板相關業(yè)者表示,未來位于大陸的8.5代線產能將陸續(xù)開出,然目前看來包括39、40、42、50吋面板仍有需求,至于46、48[!--empirenews.page--]、49吋等面板需求則仍需要時間,若臺廠要與大陸面板廠在獲利較低的主流尺寸產品作價格競爭未必有優(yōu)勢,往高階差異化產品邁進將是重要方向。
日系大廠夏普(Sharp)確立以2,880x3,080mm作為玻璃基板尺寸的面板10代線工廠,2009年10月投產,若從不同尺寸來看,可切割70吋液晶面板3片、65吋6片、60吋6~8片,而最具有經濟切割率的尺寸仍是60、70吋等大尺寸面板,以及中尺寸的40吋,現(xiàn)今夏普位于大阪的10代線則由鴻海董事長郭臺銘以個人名義投資,與夏普共同經營,鴻海則分攤一半的產能輸出。 [!--empirenews.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