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連接為用戶新的移動生活方式注入了便捷。消費者馬上就會對這種電子家庭的便捷產生巨大需求,他們的個人電腦、數碼錄像機、MP3播放器、數碼可攜式攝像機、數碼相機,高清晰電視(HDTV)、機頂盒(STB)、游戲系統(tǒng)、掌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DT)公司宣布支持以Nehalem為架構的Intel Xeon處理器,其中包括已可量產的PCI Express(PCIe)交換器和時脈解決方案,以及Intel認可的DDR3緩
繼與海思16nm合作之后,臺積電16nm更近了。近日消息,臺積電聯合CEO魏哲家(CC Wei)宣布,將在2015年第二季度或者第三季度初批量投產下一代工藝16nm FinFET,將成為僅次于Intel 14nm的最先進制造技術。根據今天發(fā)布的
21ic訊 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開始供應Intel® Edison,這是一款僅有郵票大小卻擁有強大功能的Intel超小型電腦。Edison精巧的規(guī)格適應于各種設備,并擁有強大的功能和低功耗,讓工程師能輕松打造
今天,半導體巨頭AMD已經官方宣布將會于明年正式跨入32nm制成工藝,全部產能將有位于德國Dresden的FAB 36晶圓廠包辦。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一次會議中,FAB 36晶圓廠副總Udo
1、Intel:沒有EUV 依然7nm!盡管困難和阻力越來越大,Intel以其無與倫比的技術實力,仍在努力推進半導體工藝的深發(fā)展,14nm剛剛開始登場,就已經在大談特談7nm了。Intel院士Mark Bohr表示:“我的日常工作就是
和我拼工藝,7nm你有嗎?盡管困難和阻力越來越大,Intel以其無以倫比的技術實力,仍在努力推進半導體工藝的深發(fā)展,14nm剛剛開始登場,就已經在大談特談7nm了。Intel院士Mark Bohr表示:“我的日常工作就是研究7
互聯網網關是整個智能家居安防系統(tǒng)的中樞,類似于主機在電腦設備中的地位。有了網關,我們可以將智能終端的數據上傳到云端,通過手機、電腦等查看信息,再經由網關輕松
在Intel發(fā)布了酷睿2平臺之后,AMD也推出了針對高端應用的“4×4”平臺與之對抗。面對AMD的步步進逼,Intel會展開一場怎樣的“帝國反擊戰(zhàn)”?這也成
21ic訊 AMD全新架構處理器還要等到2016年,在此之前AMD在處理器上能用的手段有限。AMD CEO羅瑞德也深知目前的窘境。AMD近日發(fā)布了幾款FX處理器新品,同時針對部分舊型號降價
據國外媒體報道,英特爾首度對外談及其即將推出的業(yè)界領先的微處理器和技術。其中主要透露了采用領先的45nm高-k金屬柵極制程技術的四核、六核、八核以及更多計算內核的未來
ARM今天宣布,64位架構ARMv8-A剛剛達成了第50個授權協議,總共已經有27家公司正在/即將開發(fā)64位ARM芯片。ARM同時透露,他們早在2007年就開始了64位架構的研發(fā),2011年11月簽署了第一個授權協議。迄今為止,ARM各項處
之前我們詳細了解過Intel 14nm工藝的過人之處,但那基本只是單一的介紹,沒有和其他廠商、其他工藝的正面對比。日本同行PCWatch近日也對Intel新工藝做了一番解析,更加凸顯了世界第一芯片巨頭的強悍。Intel 22nm工藝
英特爾和微軟正在漫長的道路上一步步地走向他們所構想的藍圖,即為未來多核處理器設計新型并行編程模型。兩個公司在英特爾發(fā)展論壇上發(fā)表了各自所取得的進展。微軟的新版本
英特爾技術專家就系統(tǒng)芯片(SoC)和三芯片解決方案展開討論。以下是記者對英特爾公司嵌入式與通信事業(yè)部兩位技術專家(Ahmad Zaidi,芯片部門總經理;Bruce Fishbein,Tolapai
Intel上周在美舉辦開發(fā)者論壇(IDF),雖未正式獲得官方證實,但根據媒體報導,參展業(yè)者透露芯片組內建USB3.0主機端芯片有望,已進入兼容性認證階段。事實上,芯片組遲遲不支
英特爾(Intel)在近日于美國舊金山舉行的英特爾科技論壇(IDF)上,展示了10Gbps的 Light Peak 光學互連,并表示采用該技術的系統(tǒng)最快可望在 2012年問世,正好也是支援USB 3.
最新消息顯示,PCI Express 3.0標準的基本規(guī)范有望在今年11月份最終完成,從而為相關產品明年問世敞開大門。今年八月中旬,PCI-SIG組織公布了0.9版的PCI-E 3.0規(guī)范,目前
Intel對未來的微處理器和芯片組的研究可以使用三個詞來概括:功率、效率和移動性。Intel在公司位于美國加州圣克拉拉的總部通過研究人員和各種原型向記者和分析人士展示了其
在國際測試大會上,英特爾公司副總裁兼副總經理Gadi Singer在題為“應對頻譜納米技術和千兆復雜性的挑戰(zhàn)”的演講中指出,從1940年以來,每立方英尺MIPS或每磅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