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章中,小編將為大家?guī)頊y試測量儀器經緯儀的相關報道。如果你對本文即將要講解的內容存在一定興趣,不妨繼續(xù)往下閱讀哦。
一、什么是經緯儀
經緯儀是測量工作中的主要測角儀器。由望遠鏡、水平度盤、豎直度盤、水準器、基座等組成。測量時,將經緯儀安置在三腳架上,用垂球或光學對點器將儀器中心對準地面測站點上,用水準器將儀器定平,用望遠鏡瞄準測量目標,用水平度盤和豎直度盤測定水平角和豎直角。按精度分為精密經緯儀和普通經緯儀;按讀數設備可分為光學經緯儀和游標經緯儀;按軸系構造分為復測經緯儀和方向經緯儀。此外,有可自動按編碼穿孔記錄度盤讀數的編碼度盤經緯儀;可連續(xù)自動瞄準空中目標的自動跟蹤經緯儀;利用陀螺定向原理迅速獨立測定地面點方位的陀螺經緯儀和激光經緯儀;具有經緯儀、子午儀和天頂儀三種作用的供天文觀測的全能經緯儀;將攝影機與經緯儀結合一起供地面攝影測量用的攝影經緯儀等。
測量水平角和豎直角的儀器。是由英國機械師西森(Sisson)約于1730年首先研制的,后經改進成型,正式用于英國大地測量中。1904年,德國開始生產玻璃度盤經緯儀。隨著電子技術的發(fā)展,60年代出現了電子經緯儀。在此基礎上,70年代制成電子速測儀。
經緯儀是望遠鏡的機械部分,使望遠鏡能指向不同方向。經緯儀具有兩條互相垂直的轉軸,以調校望遠鏡的方位角及水平高度。此類架臺結構簡單,成本較低,主要配合地面望遠鏡(大地測量、觀鳥等用途)使用,若用來觀察天體,由于天體的日周運動方向通常不與地平線垂直或平行,因此需要同時轉動兩軸并隨時間變換轉速才能追蹤天體,不過視場中其它天體會相對于目標天體旋轉,除非加上抵消視場旋轉的機構,否則不適合用于長時間曝光的天文攝影。
二、陀螺經緯儀的構成
陀螺經緯儀由陀螺儀、經緯儀和三腳架組成。
(1)陀螺儀
陀螺儀是系統(tǒng)的核心,主要由陀螺靈敏部、電磁屏蔽機構、吊絲和導流絲、方位回轉伺服驅動裝置、阻尼裝置、慣性敏感部鎖緊裝置、支承和調平裝置、光電測角傳感器、電源、控制及顯示部分等組成。
陀螺靈敏部內有以恒定轉速旋轉的陀螺電機,該陀螺電機由吊絲懸掛于陀螺框架并由導流絲供電。
陀螺靈敏部鎖緊裝置是為了在運輸狀態(tài)下保證陀螺靈敏部安全,將慣性敏感部和框架固連。
阻尼裝置是為衰減陀螺靈敏部在釋放后的擺動幅度,使其擺動狀態(tài)滿足尋北要求,最終達到克服北向進動力矩,使陀螺靈敏部相對穩(wěn)定于慣性空間某一固定方位。阻尼有摩擦力阻尼、液體阻尼和電磁阻尼等方式。
方位吲轉伺服驅動系統(tǒng)可實現陀螺儀的方位回轉并提供回轉力矩和穩(wěn)定的傳動。
支撐和調平裝置可實現經緯儀和陀螺儀之間的機械和光學對接、整套儀器的調平以及各部件組件的安裝固連。
光電測角傳感器包括檢測慣性敏感部擺動角度的光電角度傳感器、檢測陀螺儀方位回轉角度的光柵碼盤系統(tǒng)。
電磁屏蔽主要用于屏蔽內外磁場對陀螺尋北的干擾。
控制及顯示部分通過傳感器采集信號,并對其進行處理,完成對陀螺儀敏感部的鎖緊及釋放、阻尼控制、方位隨動、通信、解算、發(fā)送和顯示真北方位角等功能。
(2)經緯儀
經緯儀是系統(tǒng)的方位引出裝置,也可通過瞄準被測目標測量出目標地理方位角或坐標方位角。經緯儀帶有自準直功能,便于測量和標校作業(yè)。通常,經緯儀帶有串行通信接口,可實現和陀螺儀以及指揮系統(tǒng)的串行數據通信。
(3)三腳架
三腳架提供陀螺經緯儀的支撐。
以上便是小編此次帶來的有關經緯儀的全部內容,十分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想要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或者更多精彩內容,請一定關注我們網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