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線決定上層應用系統(tǒng)
什么樣的基礎決定什么樣的上層建筑,在IT領域,基礎是什么?有人說是網絡,這其實并不完全正確,更確切地說應該是綜合布線。
綜合布線經歷過2000年前后的大牛市,在這一波行情中,造就了無數初次涉足市場的網絡渠道商,但在此之后,市場歸于平淡,“有眼光”的渠道商也逐漸放棄了綜合布線業(yè)務。在十年之后,當我們再來看綜合布線時,發(fā)現市場已經發(fā)生了些許變化,綜合布線正在與上層應用系統(tǒng)越來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統(tǒng)一通信的地基
企業(yè)的物理層基礎設施是語音和數據、電力、計算、控制和安全等系統(tǒng)運行的基礎。日益增長的IP通信需求推動行業(yè)將以上五個系統(tǒng)不斷融合。但這些系統(tǒng)目前要么是獨立部署和管理,要么是通過專有的封閉技術被整合在一起。因此一個穩(wěn)健而精心設計的物理網絡是必要的,以降低因一個單獨系統(tǒng)的中斷而使整個組織面臨的風險。
將語音、數據、監(jiān)控整合在一個IP平臺中進行管理,這是很多綜合布線廠商的終極目標,這與網絡廠商提出的統(tǒng)一通信概念有些相似。事實也是如此,現在布線廠商與網絡廠商合作的緊密程度已經超乎很多人的想象。以美國泛達公司為例,泛達專門針對思科的Nexus5000系列交換機定制了產品,這個產品只通過思科的渠道進行銷售。同時,泛達還特別針對IBM刀片服務器推出了水冷機柜。
美國泛達公司北方區(qū)經理張昊巍表示,以前用戶要部署電話、數據、監(jiān)控、照明等網絡,現在綜合布線廠商可以通過IP協議將這些應用整合到一套網絡中。網絡廠商提出了統(tǒng)一通信、數據中心解決方案,而這些解決方案都要依賴于布線廠商提供的物理基礎,泛達將其稱為統(tǒng)一物理層基礎設施(UPI)。
如果配合軟件,UPI理念將更有價值。如果出現故障,管理員可以很容易地定位故障點,甚至能定位到具體的線路和終端。
接下來需要考慮的問題,是統(tǒng)一通信概念在推進時尚有難度。作為統(tǒng)一通信的基礎,類似于泛達UPI這樣的概念,能否得到用戶的認可?晟威達(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是主營綜合布線的渠道商,該公司北方區(qū)經理周鋒說:“用戶接受UPI這樣的概念確實需要一個過程。數據、語音、監(jiān)控等子系統(tǒng)的整合,用戶接受起來更快一些,相對樓宇自動化控制等子系統(tǒng)的整合可能還需要一個過程。”
另外,將網絡基礎層與應用層相整合,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究竟是由誰來實施此類項目。傳統(tǒng)上,弱電集成商實施布線、監(jiān)控等項目,網絡集成商實施網絡部分的部署。張昊巍說:“今年很多網絡集成商也在跟我們聯系,希望拓展布線方面的業(yè)務。我們也在與一些網絡廠商合作,進行聯合渠道招募。從技術層面講,不存在任何問題,但唯一不同的是,需要他們進行一些細致的工作。做綜合布線不難,但做好不容易。”
越來越寬是誤區(qū)
布線系統(tǒng)承載了越來越多的應用,這是否意味著網絡帶寬越多越好?周鋒說:“有的廠商在炒作6A類線,甚至7類線,現在7類線的標準還沒有最終確定。其實,很多網絡廠商自己采用5A類線。談6A類線、7類線有些務虛。如果是銀行的數據中心,可以采用6A類線;但如果用戶只是商務寫字樓,5A類線完全夠用。”同時,周鋒還說:“做綜合布線業(yè)務的關鍵還是要掌握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例如酒店用戶,希望面板漂亮,證券用戶則更看重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張昊巍表示,什么樣的解決方案才是一個完整的綜合布線解決方案?很多廠商只有銅纜、光纖,有自己品牌機柜的廠商都很少。在項目中集成商只能自己去買機柜、標簽打印機等,泛達的產品線包括:扎帶、線槽、服務器機柜、交換機機柜、標簽打印機、電子配線架、接地設備,可以提供完整的綜合布線解決方案。
周鋒說:“我們接觸過很多舊機房改造項目,這些項目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為前期沒有進行周密規(guī)劃,很多細節(jié)沒有處理好,例如理線混亂、線纜標識不清。線纜的使用壽命在25年左右,而交換機每3~5年就要更新換代,因此線纜標識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