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勢待發(fā)的VR就餐體驗,將會如何影響傳統(tǒng)餐飲業(yè)
(文章來源:名廚)
詹姆斯·比爾德基金會(James Beard Foundation)舉辦了一場不同尋常的宴會活動—— VR(虛擬現實) 用餐會。JBF 把這次活動命名為“虛擬現實藝術和餐飲體驗”,整場活動為時 7 小時,售價 125 美元。
華麗多彩的背景環(huán)境將超大的食物遞送到眼前,粉紅色的菠蘿和藍色的櫻桃從天而降,肉在空中跳舞,每道菜呈現時都伴隨著音樂和描述性旁白,如有一道菜的介紹語為“烤著希望的奶油凍”。隨著多維感覺系統(tǒng)被調動起來,體驗者感受到了并沒有吃到嘴的食物的味道,“這有點辣味,那有點水果味,剛才那口嘗起來是肉味的”。
VR 盛宴鼻祖,其實是 SublimoTIon 餐飲團隊。SublimoTIon 成立于 2014 年,致力于創(chuàng)辦集美食、藝術、音樂和虛擬現實技術為一體的高級烹飪盛宴。他們的菜譜創(chuàng)意和料理表演來自米其林二星餐廳廚師 Paco Roncero,整個團隊成員還包括舞臺總監(jiān)、音樂總監(jiān)、時裝設計師、魔術師和另外幾位米其林星級廚師。全席 12 道料理,時長 3 小時,人均價格高達 2000 美元,這無疑算是世界上最昂貴的就餐體驗之一了。
VR 就餐體驗,或將成為餐飲新趨勢?近年來,虛擬現實技術在餐飲、食品行業(yè)應用越來越廣泛。2015 年到 2017 年,英國奶酪品牌 Boursin 、雀巢咖啡、肯德基相繼應用 VR 技術銷售產品、培訓員工。如今,越來越多的 VR 餐飲團隊,如 Aerobanquets、SublimoTIon 和 Tree by Naked,試圖把美食體驗抽象化、精神化、藝術化。他們的目標客戶是那些對新科技敏銳度更高的年輕人,這個路線似乎是合理的。
牛津大學的實驗心理學家查爾斯·斯彭斯(Charles Spence)表示,多感官體驗可以將就餐活動變成參與故事的行為,而在英國,已經有電影院開始把就餐模式納入觀影系統(tǒng)中,比如觀眾可以根據電影的故事量身定制某些食物來搭配電影食用,看來爆米花可樂的觀影時代已經快要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