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款名叫《動物森友會》(以下簡稱“《動森》”)的游戲入侵各大社交平臺,“上島”成了時尚弄潮兒最新的標簽。游戲初始,玩家即成為一座無人島島主,之后通過釣魚、捕蝴蝶/昆蟲等活動積攢金錢和經驗,升級房屋,還可以在“素材島”邀請其他小動物成為島民。
島民的分配是系統(tǒng)隨機的,小動物的長相也不盡相同。而這,引發(fā)了玩家之間的攀比、對照之心?!秳由分鞔驕厍槁肪€,小動物們雖然性格、愛好不同,但都純真善良。因此,許多被分配到“丑”動物的玩家玩了幾天后表示,一開始可能不喜歡自己的島民,但后來發(fā)現(xiàn)它們真的很可愛。
在一個《動森》玩家交流群里,有玩家說,自己家的豬“嘟嘟”每天挎著小包逛街,老可愛了!也有玩家說,昨天我家企鵝和熊在廣場合唱了一晚。這種溫暖、有愛的人物設定,讓不少玩家對游戲中的人物投入了真情實感,也正是因為投入了真情實感,使得小動物們正在被“倒賣人口”的消息引起了公憤。
為小動物一擲千金的背后,交易鏈誕生
在網友的曝光中我們看到,之所以產生買賣小動物的行為,是因為部分玩家想要快速獲得自己心儀的小動物。系統(tǒng)分配的不確定性,讓這些玩家走上了“黑色產業(yè)鏈”的道路。
按照網友的敘述,買賣小動物的流程是:用破解機導出存檔再用pc段編輯器編輯,修改數(shù)據(jù)替換小動物得到想要的小動物再把他關禁閉不對話,送爛東西。把他們趕走連正版機送到正版機,正版機再重復一遍關禁閉不說話,送爛東西,然后讓買家來接。
在某交易平臺上,頗受歡迎的“杰克貓”的售價已經高達1000,以《動森》卡帶320元的原價來比對,已經超3倍不止。
以暴力回報溫情,玩家心理底線被觸犯
這一消息在玩家圈引爆,截至7日下午已經轉發(fā)超過6000次。許多玩家將憤怒寫在了評論下,直呼“被惡心吐了,會這樣買賣人口的玩家這輩子都沒有過朋友吧”。
引發(fā)玩家不滿的,不僅是游戲機制被破壞,更重要的是在“買賣”這一動作中小動物們所受的“虐待”。玩家圈傳言,如果長期“虐待、霸凌”小動物,就可以逼迫它們搬走。盡管有人不斷證明這是謠言,但在金錢交易面前,任何可能性都成了必要手段。也因此,出現(xiàn)了小動物被關在籠子當中,宛若收監(jiān)的場面。
更有意欲在《動森》世界尋求清凈與桃花源的玩家,心態(tài)直接崩盤?!秳由钒l(fā)售時值疫情期,除了娛樂,更有不少人在之中尋求“歲月靜好”,以此來暫時躲避現(xiàn)實的殘酷。
有網友闡述心態(tài)崩盤背后的原因,稱本以為尋到一塊凈土,結果突然發(fā)現(xiàn)資本對世界的侵蝕是無死角的。人性的閃光只有在最灰暗的背景下才能發(fā)出耀眼的光輝。把閃光聚集起來照亮一塊凈土之后,一點平凡普通的灰塵也變成了惡臭的骯臟。
買賣電子貓是人口買賣嗎?
憤怒的聲音占據(jù)多數(shù),但反過來,吐槽這些玩家玻璃心的也不少。一方面,游戲角色并非真人,過多投入真情實感被嘲“沒有必要”。有玩家說,游戲角色并非真人,沒有人權。既然沒有人權,官方又未限制,憑什么不能買賣?
也有玩家稱這是每個人游戲方式的不同,不能把自己的游戲方式強行套在別人身上。簡單來說,有人佛系游戲,有人肝天肝地,也有人純人民幣玩家,你覺得花錢喪失了游戲的快樂,殊不知他人就喜歡這樣的刺激。
此外,《動森》本身并不便宜,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卡帶版市價已經漲到600以上。因而也有玩家表示,我花錢買了游戲,游戲里的所有東西自然就是我的,我想干啥就干啥。存在即合理,如果開發(fā)公司任天堂本身禁止欺負動物的行為,為什么不直接禁止?
游戲內的暴力是否能夠反映一個人真實的內心?存在即合理是否能證明玩家不是在鉆代碼的漏洞?游戲中的買賣又是否能夠以及需要被上升到道德的高度?這些問題伴隨著《動森》的火爆,必定將持續(xù)成為熱議話題,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在這樣一款治愈系游戲中,動物買賣不僅破壞了社區(qū)和諧,也違背了設計師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