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進步,手機相機從最初的30w像素,進化到了現(xiàn)在的1200w、4800w、6400w甚至是1億像素。
現(xiàn)在的手機最大的賣點似乎已經(jīng)變成了相機,連千元機都開始湊熱鬧,紛紛用起了6400w像素的相機,不然總感覺落后的不行。
參數(shù)美麗,實際體驗就好了嗎?
同樣采用IMX380的魅族15,表現(xiàn)就比魅族16系列,華為Mate20系列差的多。為什么同樣的參數(shù),拍照體驗卻天差地別,難道我們都被“虛假宣傳”騙了嗎?
憑什么華為穩(wěn)坐手機拍照第一名,參數(shù)之外還有什么呢?
▲來自華為官網(wǎng)的P40 Pro 10X長焦鏡頭拆解示意圖
▲不同于表象,智能手機的相機模組實際是由 主板(CPB)+CMOS(SENSOR)+固定器(HOLDER)和鏡頭(LENS)組成。上圖是CMOS實物圖,我們常說的1200w像素,實際上就是CMOS的分辨率,數(shù)碼圈常說的IMX363、IMX586、IMX600實際上是CMOS的型號名稱。
▲鏡頭分解示意圖(圖片源自網(wǎng)絡)
一個相機鏡頭,往往是由多片鏡片組成的(鏡片分樹脂和玻璃兩種材質(zhì),玻璃光學性能通常更好)。鏡片越多,對于光線的聚焦能力越強,成像的對比度就越高。5P鏡頭就能滿足日常使用需求,iPhone系列很早已經(jīng)用上了6P鏡頭。
但是也不是越多越好,通常取一個平衡的數(shù)量。由于鏡片都是機器打磨,不同組合的鏡片形狀不同,所以會出現(xiàn)公差的問題。公差會帶來光軸偏移,鏡片數(shù)量越多,問題越嚴重,對廠商的品控、優(yōu)化能力要求極高。
▲大底大光圈虛化效果強勁,進光量更足,畫面亮度更高。但是如果鏡片品質(zhì)控制不好,就會出現(xiàn)嚴重的邊緣劣化和畸變情況。(圖片源自網(wǎng)絡)
但是普通消費者對這些細節(jié)問題感知不強,而這些細節(jié)恰恰是手機成本大頭來源,所以性價比越高的手機,通常品控和選料也會相應的放低。這些細節(jié)決定了一款手機的做工水平。
CMOS就等于人的眼睛。CMOS越大,能夠“看到”的東西也就越多,畫面就越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底大一級壓死人”。但是由于手機的空間限制,超過9mm的手機都非常厚了,所以手機拍照在先天上就是不如相機的。
旗艦手機在鏡片、CMOS成本都充足的情況下,P20 Pro是如何將三星、蘋果打個措手不及?
▲豪賭一把,RYYB來了
上圖是目前手機CMOS的兩種主流排列方式,兩者之間在原理上相近,但是一個方案偏激,一個方案更加保守。
▲最主流的RGGB(iPhone、三星、OV、小米)拜耳陣列
相信大家對“柯達影像”這個公司并不陌生。RGGB的拜耳陣列,就是柯達影像的影像科學家Bryce Bayer發(fā)明的。他根據(jù)人眼的構造,發(fā)現(xiàn)了人類眼睛對于紅綠藍三原色中的綠色敏感度最高,設計了CMOS上分覆蓋的1紅色、2綠色、1藍色濾鏡的拜耳陣列。該陣列可以將CMOS收集到的灰度信號轉(zhuǎn)化為彩色信息,從而使得相機成像效果最接近人眼所觀測到的顏色。
拜耳陣列的工作原理
由于CMOS本身只能收集到“強度”不同的電信號,原始圖像是黑白的。為了讓相機最終能輸出彩色的信息,就要通過CMOS上方覆蓋的三原色濾鏡來過濾不要的顏色,留下需要的色彩。
在鏡片過濾掉會影響成像效果的紅外光和紫外光,只留下我們需要的可見光譜。在2x2的像素網(wǎng)格中,除了紅色、綠色、藍色以外的顏色會被過濾掉。
▲由于透明的物體,只允許和自己顏色一致的光線通過,所以不同顏色的濾光片,可以過濾掉其他顏色,只留下紅綠藍三色的光線。而CMOS可以根據(jù)濾光片的位置,將收集到的不同強度的電信號轉(zhuǎn)化,從而得到我們看到的彩色畫面。(不懂為什么紅色濾光片只能通過紅色的朋友,你的初中物理需要重新學習)
拜耳陣列的缺陷
由于CMOS面積有限,進來的光線本來就很少(這也是為什么夜間拍攝畫面亮度暗的原因),一個2X2的像素點之間,紅色只能收集紅色光,綠色只能收集綠色光,而其他顏色的光線就全部被損失掉了。就會折損掉一定的光線強度。
那么,為什么是紅藍綠的光學三原色呢?(色彩三原色是另一個概念)
▲因為不同比例的顏色相加,能夠得出不同的色彩
▲“獨一無二”的RYYB排列(華為)
拍照的時候,光線一暗,我們就拍不清楚畫面。2016年,三星S7正式開啟了“夜視儀”時代,三星旗艦手機在夜間拍照中風頭一時無兩,甚至能夠在極度黑暗的情況下拍到肉眼看不見的畫面。
2018年,華為和索尼聯(lián)合研發(fā)的IMX600 CMOS上市,在4000w像素,1/1.7英寸,1.0um單位像素的基礎上,豪賭了一把,用了誰也想不到的RYYB陣列。同年P20 Pro橫空出世,宣告著外國廠商“壟斷”手機拍照排名時代的結束。
▲底大一級壓死人?那我就比你大兩級(圖片源自網(wǎng)絡)
▲和RGGB相比,RYYB在2X2像素上分布的是2黃色、1紅色、1藍色,直接替換掉了綠色。RYYB的黃色像素點上可以同時通過綠色、紅色兩種光線。而濾光片上的紅色,其實是洋紅,能夠通過紅色、藍色兩種光線,藍色是青色,能夠通過綠色和藍色。
此舉讓RYYB在進光量上比RGGB提升近40%。讓P20 Pro的極限ISO達到了iPhone XS Max的64倍。
大底、高像素、高進光量直接讓華為坐穩(wěn)手機拍照頭把交椅,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被友商打破。
RYYB的優(yōu)點,同時也是自己最大的缺陷
RYYB保留了紅光和藍光,用黃光替換了綠光,進光量的確是激增。但是最終CMOS合成彩色畫面,還是需要紅藍綠三色,所以只能通過算法在機內(nèi)運算,“猜出”原本的綠色。此舉對ISP算力要求極高,并且算法也不是容易解決的問題,一不小心就會翻車。
為了避免侵權,我們用簡單的圖示來模擬下色偏。
隨著時間的推進,RYYB的色彩算法已經(jīng)日趨成熟,IMX600超前的硬件構想,在過去2年后仍然沒有被完全超越。
雖然RYYB帶來了全新的構思,但是其復雜的算法和高昂的定制費用,注定了其不會變成業(yè)界主流。
2020年,“把IMX600交給其他廠家,他們能做的更好”這句話仍然沒有應驗,或許跟風能讓你成為業(yè)界一流,但是永遠無法成為世界頂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