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塊鏈似乎終于在能源市場上找到了一個現成的應用——而且它并不是能源交易。
相反,一些精選出來的區(qū)塊鏈公司正通過專注于原產地證明,幫助證明可再生能源供應的來源,取得成功。
盡管原產地證書在能源行業(yè)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但最近企業(yè)購電協議的興起正導致對無碳千瓦來源的審查越來越嚴格。
與傳統方法相比,區(qū)塊鏈提供了一種更細致、更及時地跟蹤能源生產的方法。其中包括審計,以檢查PPA消耗的電力是否與給定的可再生能源工廠或投資組合的生產相匹配。
西班牙創(chuàng)業(yè)公司FlexiDao的首席運營官、業(yè)務和戰(zhàn)略主管Joan Collell說:“汽車、消費品、零售、IT和房地產領域越來越關注可持續(xù)發(fā)展, 更先進的公司意識到,并非所有的綠色能源都是同樣的綠色。”
他說,在美國購買非捆綁可再生能源證書或在歐洲購買原產地保證的公司開始擔心這些大宗商品可能經不起仔細審查。
Collell說,比如北歐的水力發(fā)電機生產大量的清潔能源,而且有來源保證,在歐洲的零售電力市場上很容易買到。這種能源被歸類為“綠色”能源,但購買它對脫碳作用不大。
因此,更有眼光的買家正在尋求購買與特定可再生能源工廠相關的能源,從而證明他們的公司PPAs真正產生了額外的影響。
問題是,很難證明在一個偏遠的可再生能源工廠,一千瓦的消耗與一千瓦的生產是完全一致。非常大的能源用戶可以通過建造自己的工廠來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對于大多數想要詳細了解他們正在購買的可再生能源的公司來說,區(qū)塊鏈“是一個中間選擇,” Collell說。
它本質上是給每個發(fā)電單元一個連接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智能合同,提供一個真正的原產地證書,并消除任何欺詐或重復計算的可能性。
能源起源公司(The energy Origin)的聯合創(chuàng)始人Thierry Mathieu說,“通過設計,你不能將你的綠色數字能源分配給幾個客戶”。該能源起源公司是在法國恩吉(Engie)內部孵化的一家區(qū)塊鏈公司,與包括化工巨頭空氣產品在內的公司合作。
他說,區(qū)塊鏈可以使能源屬性證書更透明,使用更簡單。能夠實時跟蹤千瓦時水平的能源生產情況,也為人與人之間的交易打開了大門。
大公司的興趣日益增長
目前,這項技術已經引起了大型能源供應商和企業(yè)的興趣。
FlexiDao公司在這一領域處于領先地位,該公司每年在9個國家提供3太瓦時的能源追蹤,并向Acciona Energia、EDP集團和Iberdrola等公司提供區(qū)塊鏈白標平臺。
這些能源供應商然后提供認證平臺,作為其PPA客戶的一個差異或增值。例如,上個月,EDP鼓吹“在西班牙率先使用區(qū)塊鏈”來追蹤出售給西班牙標志性百貨商店El Corte Inglés的可再生能源。
Mathieu稱,Energy Origin正通過Engie銷售認證服務,并已與四個國家的10家企業(yè)客戶簽約。
FlexiDao和Energy Origin的獲得客戶之便利與增長之速度,似乎引起了其他區(qū)塊鏈公司的注意,這些公司正在努力解決更復雜的應用,比如能源交易。
例如,澳大利亞點對點交易平臺開發(fā)商Power Ledger去年6月宣布與Clearway能源集團合作,支持美國基于區(qū)塊鏈的可再生能源證書交易。
該公司表示,美國的RECs市場估計每年價值超過30億美元。對于Power Ledger等區(qū)塊鏈公司而言,追蹤能源屬性證書的吸引力在于,這些項目不太可能受到監(jiān)管的阻礙。
除了監(jiān)管障礙之外,用于證書的區(qū)塊鏈平臺與用于點對點交易的區(qū)塊鏈平臺幾乎沒有什么區(qū)別。
例如,FlexiDao和Energy Origin都使用了Energy Web Foundation專門設計的EW Chain來克服傳統區(qū)塊鏈設計的缺點。The EW Chain也被設計來支持點對點能源交易。
盡管有證書追蹤機會,但P2P交易仍然是許多世界領先的能源區(qū)塊鏈公司的圣杯。例如,本月,美國LO3能源公司宣布在日本藤島啟動當地的太陽能交易市場。
LO3 Energy首席執(zhí)行官Lawrence Orsini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一旦監(jiān)管機構澄清了商業(yè)交易的條件,我們相信閘門將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