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30 日訊,今天上午 10 點,特斯拉在上海工廠(GF3)舉辦“中國制造 Model 3 首批員工交車儀式”。
據悉,首批共有 15 輛車,車主均是特斯拉中國區(qū)員工,這些員工來自銷售、交付等諸多團隊。不知道是公司有意安排還是員工自己的意志,最后一位海歸車主現(xiàn)場向女友求婚,把新提的 Model 3 將禮物送給未婚妻。
求婚儀式的高潮出現(xiàn)在男孩掀開 Model 3 前備箱的那刻,里面塞滿了鮮花。
按照規(guī)劃,未來兩天,Model 3 將交付更多員工,明年 1 月底前向消費者大規(guī)模交付。
另外,國產特斯拉將會得到 24750 萬元的新能源推廣車型補貼和購置稅減免,以標準續(xù)航版(445 公里)為例,預估 5 年節(jié)省的燃油費用為 6.25 萬元(按照每年行駛 2 萬公里)。不過,國產特斯拉續(xù)航略有縮水,同時尾標為漢字。
特斯拉的上海臨港超級工廠 3 號(Gigafactory 3)將交付首批 15 輛 Model 3 電動車,這也是特斯拉第一批中國產的“新生兒”。更大規(guī)模的交付將于明年 1 月開啟。
業(yè)內普遍認為,在國內新能源車市補貼削減、銷量下滑之時,特斯拉大舉入局,依靠本土化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將形成“鯰魚效應”,可能為本土電動車企業(yè)提供一個“行業(yè)標桿”。
不過,也有行業(yè)人士稱,特斯拉目前在中國建成的僅是總裝工廠,更大的挑戰(zhàn)在于培育本土化的供應鏈,以及盡快將核心部件電芯做到國產化。
首批國產 Model 3 交付
據悉,即將迎接首批 15 輛 Model 3 電動車的,大多為特斯拉內部員工。
10 月,特斯拉投資 20 億美元建造的位于上海臨港的超級工廠早于預期宣布投產,其從奠基到建成投產僅用時不到 10 個月。
這不僅能降低 Model 3 在中國的售價,也能令特斯拉避免受到中國進口美國汽車關稅的影響。
此前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預計在今年年底前產量達到每周 1000 輛,到明年上半年實現(xiàn)每周 2000 至 3000 輛的量產目標,全年產量約 15 萬輛。根據特斯拉目前的全球量產目標,到明年 6 月 30 日,將實現(xiàn)全球 50 萬輛電動車的生產目標。
特斯拉進入中國市場正值車市最艱難的時刻,中國汽車銷售連續(xù) 17 個月懸崖式下跌,而且電動車行業(yè)競爭空前激烈。 但根據特斯拉上周交給美國監(jiān)管機構的文件,特斯拉已經鎖定中資銀行近 13 億美元貸款支持其上海臨港工廠的建設。
此外,工信部在最新公布的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二十九批)中,將特斯拉上海產 Model 3 車型納入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車目錄,這也意味著特斯拉旗下所有車型均已被納入免征車輛購置稅的目錄名單。
“特斯拉光環(huán)”
隨著國產 Model 3 將批量交付,借助其品牌光環(huán),特斯拉有望吸納大批中國中高端消費者,同時撼動中高端電動車市場格局。
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車要占汽車銷售總量的五分之一,當年銷量達到 700 萬輛。這一規(guī)劃對銷售不振的汽車廠商極具吸引力,本土品牌和全球車企都在積極布局中國新能源車的銷售,為搶占市場甚至不惜利潤。
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商大眾就已制定到 2028 年將在全球生產 2200 萬電動車的目標,其中超過一半將在中國生產。奧迪和寶馬也都宣布 2020 年起要在中國生產電動車的計劃。而中國本土“造車新勢力”蔚來、威馬等廠商已經開始交付電動車,并且將目光瞄準中國的中產階層消費人群。
據悉,首批共有 15 輛車,車主均是特斯拉中國區(qū)員工,這些員工來自銷售、交付等諸多團隊。不知道是公司有意安排還是員工自己的意志。
周五美股盤中,特斯拉股價一度升至 433 美元,市值 778 億美元。該市值已經超過了現(xiàn)代汽車(220 億美元)、福特汽車(370 億美元)、通用汽車(520 億美元)、寶馬(520 億美元)以及戴姆勒(600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