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工人日報)
距把芯片植入大腦連接手機之后,美國科學家近日又宣布了一項重大技術突破:借助光聲斷層成像技術,實時控制納米機器人,讓它們準確抵達人體某個部位,進而讓納米機器人實現(xiàn)藥物遞送,或進行智能微手術。
一般人只知道納米技術很神奇,但卻難以想象這次突破到底有多厲害。在科學家眼里,這次突破蘊含著納米機器人的一次巨大進步。因為在科技領域有種說法,就是沒有任何一項革新技術比納米機器人的出現(xiàn)更了不起。殊不知,讓納米機器人在人體內可控地自主運動,一直以來都是個難題。因為納米機器人太小了,小到只有我們頭發(fā)絲的幾十分之一,進入體內是很難定位的,尤其是進入血管后在血液的裹挾下,很快就無影無蹤了。
而借助光聲斷層成像技術實時控制后,不管納米機器人進入到人體多么深層的組織,都能被盯得清清楚楚,管得嚴嚴實實,可以實時控制它們給病變的細胞(比如腸癌患者的腸道腫瘤處)送藥,或對癌變的細胞進行微手術。
細想一下,這種新技術簡直就是顛覆了人類的思維。以前我們一遇持續(xù)發(fā)燒,都是由醫(yī)生來開藥、打針,而現(xiàn)在只要往血液里植入納米機器人,它們就可以探測到發(fā)燒原因,并游過動脈和靜脈運行到適當?shù)南到y(tǒng),直接對感染部位進行治療便可以了。如此一來,患者就再也不用忍受藥片的苦味和扎針的疼痛了。說白了,納米機器人帶來的是一場醫(yī)學革命。
納米機器人是一種借助最先進的芯片和納米技術,在原子水平上精確地建造和操縱物體的機器人。據(jù)悉,現(xiàn)在已經(jīng)可以通過3D打印,一次制造出幾十萬個納米機器人,在人類無法進行操作的分子層面上對原子和細胞結構實現(xiàn)一系列操作。而對納米機器人的運用,現(xiàn)在最重要的一個領域就是醫(yī)學。在醫(yī)學領域,納米機器人是分四步完成工作的:
首先是巡察,在血管里放進500萬個納米機器人,它們能夠24小時在人體內巡邏,一旦發(fā)現(xiàn)病灶便立即鎖定,確認后釋放所攜帶的藥物。
例如,當感冒病毒被檢測出,納米機器人便可主動打破此病毒分子層上的原子結構,從而抑制病情深入發(fā)展,使?jié)撛诓∪瞬恢劣诋a(chǎn)生打噴嚏、咳嗽等癥狀。其次是治療,醫(yī)生可以利用細菌般大小的機器人來治療從心臟病到癌癥的各種疾?。鹤⑷胙芮謇硌海迯鸵袁F(xiàn)有水平難以修復的最小細胞,乃至清除癌變。
谷歌的一位科學家認為,到了2020年左右,人類的免疫系統(tǒng)將由納米機器人接管;到了2030年,納米機器人可以對病原體、腫瘤等一系列免疫系統(tǒng)錯誤進行修正。第三是提升,納米技術的價值并不僅僅體現(xiàn)為終結所有疾病,科學家正在研究如何將其運用在人類生理機能的提升方面。
比如,納米技術的前驅羅伯特﹒弗雷塔斯已設計出一款可以攜帶90億個氧分子與二氧化碳分子,為一般紅血球攜帶量200倍的納米機器人。這一發(fā)明使得人類在跑步時,得以全力沖刺整整15分鐘而不感到疲憊。這一程度的供氧量,等同于人類在水中自如憋氣長達數(shù)小時之久。
最后是超人,讓大量納米機器人覆蓋人的大腦,構成一個電極網(wǎng),進而形成新的大腦皮層,直接讀取或輸入大腦信號。簡言之,就是通過這個納米機器人構成的腦機接口,最終做到人類與人類之間、人類與機器之間自由傳輸思想、下載思維,在短時間內擁有大量的知識和技能,獲得一般人類無法擁有的超能力。
別以為這是科幻哦,目前這一切都在實驗室里緊鑼密鼓地研發(fā)著吶,說不定哪天就會變成現(xiàn)實——就像現(xiàn)在說起納米機器人,不再是科幻一樣。只是,在人類發(fā)展納米技術、AI和生命學的同時,應該保持一份敬畏和足夠的清醒。因為,技術往往是把雙刃劍,一旦發(fā)明和使用者失去控制,人類將可能迎來前所未有的大災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