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一家法院對即時通訊應用“ Telegram”發(fā)出正式禁令。就在幾周前,該公司的初始代幣(ICO)在兩輪私人融資中籌集了近20億美元。
塔甘斯基(Tagansky)法庭法官斯莫利納(Yuliya Smolina)上周五做出了不利于Telegram公司的裁決,他支持通信監(jiān)管機構Roskomnadzor的請求,即以該公司拒絕遵守當地法律為由,禁止其用戶訪問該應用程序。
聯邦安全局(FSB)的情報官員曾多次要求Telegram公司交出加密密鑰,這樣他們就可以查看存儲在用戶之間加密聊天記錄中的信息。他們聲稱,他們需要獲得這些密鑰,以便能夠挫敗恐怖主義襲擊。
然而,Telegram表示,這一請求是對用戶隱私的侮辱,拒絕遵守,于是導致了周五的法院裁決。
該公司創(chuàng)始人帕維爾·杜羅夫(Pavel Durov)在回應裁決時表示,該公司將努力繞開禁令,使用應用程序內的方法來規(guī)避禁令,但該禁令可能隨時生效。用戶可能需要一個VPN,以確保繼續(xù)訪問該應用程序。
“地方政府對IT公司的權力是建立在金錢的基礎之上的。在任何時候,Durov在其公共頻道上寫道:“政府可以通過威脅封鎖市場收入來源,從而迫使這些公司做一些奇怪的事情(還記得去年蘋果是如何將iCloud服務器轉移到中國的嗎?),在Telegram上,我們可以享受到不關心收入流或廣告銷售的奢侈。但隱私是不能出售的,因為人權不應該因恐懼或貪婪而妥協。”
Telegram 的2億全球用戶中,估計有950萬人是俄羅斯用戶。
據CCN報道,該公司最近結束了第二輪的ICO預售,迄今一直通過私募方式進行。該公司已經籌集了17億美元來創(chuàng)建Telegram開放網絡(TON),這是一個區(qū)塊鏈生態(tài)系統,具有一個原生的加密貨幣Gram。目前尚不清楚該公司是否會繼續(xù)公開發(fā)行ICO,還是會在預售記錄公布后結束發(fā)行。
據報道,另一個Telegram得到深受歡迎的威權國家伊朗也在考慮禁止該應用,伊朗官員稱,該公司正在向一個經濟平臺過渡,,并以破壞伊朗的國家貨幣這一原因作為其審查的理由。
來源: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