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DDoS攻擊,大部分人的認知來源于新聞報道。新文報道這種方式在普及DDoS危害性的同事,也會不自覺地引入一些誤區(qū)。例如,針對國際知名企業(yè)的攻擊更受媒體關注,這導致很多人會認為中小網(wǎng)站不會遭受DDoS。此外,報道中經(jīng)常將攻擊流量的數(shù)字放在醒目的位置,提醒讀者這次攻擊的嚴重性,然而事實上流量的大小并不等同于危害的程度。下面列出了關于DDoS常見的幾個誤區(qū)。
很多時候,我們提到DDOS攻擊時,都是以“攻擊流量達到多少G甚至T”來形容攻擊的猛烈程度。這種以攻擊流量的帶寬作為DDOS攻擊危害程度描述指標的說法,通常會讓人們誤以為DDOS攻擊都是消耗網(wǎng)絡帶寬資源的攻擊。事實上,除了網(wǎng)絡帶寬資源,DDOS攻擊還有消耗系統(tǒng)資源和應用資源的攻擊方法,而攻擊流量的大小只是決定攻擊危害程度的一個方面。
對于同類攻擊,通常攻擊流量越大,其危害性也越大,而如果在相同攻擊流量的情況下,不同的攻擊方法造成的危害和影響也不同。很多時候,大家都以為SYN洪水攻擊是消耗網(wǎng)絡帶寬資源的DDOS攻擊之一,其實并不是,這種洪水攻擊主要的危害在于耗盡系統(tǒng)連接表資源。
一般只要提到DDOS攻擊,大家通常聯(lián)想到的都是UDP.SYN.RST洪水攻擊。從而認為DDOS攻擊就是洪水攻擊。事實上,洪水攻擊只是DDOS攻擊中的一種。除了洪水攻擊之外,還有一些被稱為慢速攻擊。洪水攻擊是通過快速發(fā)送大量數(shù)據(jù)和請求,從而達到迅速消耗大量資源的目的;而慢速攻擊則是緩慢而堅定地發(fā)送請求并長期占用逐步蠶食目標資源。
DDOS是多種攻擊方式的統(tǒng)稱,不同的攻擊要用不同的緩解方法。一般云清洗服務主要是針對于針對流量型DDOS攻擊,采用稀釋和分流的方法;而本地緩解設備能夠處理的流量較小,適合對抗資源消耗型和應用資源消耗型的DDOS攻擊。大家應該根據(jù)自身業(yè)務特點和主要威脅來選擇合適自身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