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美國華盛頓,一個保安機器人自己主動跳到了水池里自殺了。
據外媒報道:“該公司推廣使用這個保安機器人的原因是認為機器人不會對工作感到厭煩無聊。但是,隨著這個保安機器人的自殺,使用保安機器人似乎暫告段落了?!蔽覀冎啦皇菣C器人自殺,是因為沒有可靠的防跌落和臺階檢測能力,只有開到水池里面去了。這種場景都是配送機器人可能遇到的,九號為它配備了更豐富的傳感器和算法,解決這個問題。
從2017年開始,九號機器人和美團聯(lián)合發(fā)布了配送機器人S1,嘗試在真實的場景里面做最后一公里配送。在過去的一年里,九號機器人和美團以及其他的合作伙伴,包括物業(yè)公司合作,持續(xù)累計產生了5000多公里的持續(xù)運行里程。在這期間,九號機器人的算法得到提升的同時也看到了很多局限。
這五千多公里的數據積累,讓機器人每百公里人工干預次數從5次降到了1.5次,但是1.5次仍然不夠。另一方面,在遇到樓里正在裝修,或者商場里面正在搞活動,擺了圣誕樹,地上鋪了線槽的時候,機器人會受到限制。今年九號機器人迎來了第二代S2,體積小更小,導航定位更準確,更靈活、更智能,可以覆蓋室內外運行。
環(huán)境更復雜更惡劣,所以它要更強的抵抗環(huán)境和抵抗破壞的能力,我們給它做了IP67防護等級,在半米到一米深的水里面跑,也可以正常行駛,不怕下雨,也不怕刮風,不怕下雪和冰雹。室外有各種各樣的復雜環(huán)境,比如地面突然堆了一堆土,一個大卡車過去,掉了一大堆土,或者石子沙子,機器人要能夠過去,或者有一個路面圖,它可能要繞一下,這個時候需要壓到馬路牙子,需要很強的通過性,所以我們給它設計了四輪四驅四轉向,這是加強通過性。
感知,傳統(tǒng)的污染車大部分采用僅僅是利用多線激光雷達。多線激光雷達看到的物體是沒有特征和分類信息的,對他來講一個3歲小孩和1米高的電線桿子,在激光雷達看起來是一個東西,我們知道這個電線桿子不會走,但是小孩子可能會突然沖出來。我們將視覺融合信息,我們就知道這個地方立的是一個電線桿子還是小孩,如果是小孩的話,我們就提前減速,因為他有可能會跑出來,這樣其實是會給機器人使用安全性帶來很大的幫助。S2 機器人不會自殺。
配送機器人S2的參數最大100公斤的載重,或者70L的容積,正常的速度與正常人快走的速度差不多。充一次電可以大概運行12小時,同時有自動回充功能,一旦檢測到自己沒電了,它可以回到自己預設的充電站,自己充電,3個小時充滿。配送機器人還可以實現(xiàn)中午送外賣,下午換一個貨箱送快遞的功能,甚至晚上換成一個攝像頭,包括夜視儀,變成保安。S2的應用場景目前主要針對樓宇寫字樓、商場以及高層居民住宅的配送,但也面臨著政府園區(qū)以大型企業(yè)工作園區(qū)進不去的障礙。
今天第四季度會再發(fā)兩個大型號產品。2019年底,九號機器人將擁有年產1000萬臺產品生產能力。什么時候機器人全面取代人工?運力的真正緊張,我認為可能還需要一年兩年三年或者四年五年的時間,但是總有一天機器人代替人類配送的場面一定會出現(xiàn)。
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年輕勞動力的缺失已經成為近幾年的主要社會問題,日益發(fā)展的人工智能技術逐漸開始取代部分基礎勞動力,機器人取代人工配送需要滿足技術突破、產品質量、商業(yè)運行三個因素。技術突破方面在于機器人所實現(xiàn)的效果能不能達到用戶的體驗需求,傳感器、5G以及通訊的變化,讓我們看到這個時間越來越近。”
然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速度是否能與大眾的倫理認知同步也是九號機器人需要面對的問題。政府的管控、以及機器取代人工之后,快遞小哥何去何從的倫理問題,都需要在未來幾年發(fā)展的過程中逐步替代和融合。同時,機器的大批量產生必然出現(xiàn)破損維修方面的問題,大規(guī)模的快遞小哥能否轉換成維修和操作機器的人員還需要更多人力技術層面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