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5G光電核心技術論壇”上,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網絡技術研究部主任王光全做了《低成本DWDM技術及在城域接入層中的應用分析》的演講。
王光全認為,產業(yè)界需要整體考慮面向綜合承載的下一代光網絡架構、接口規(guī)范、設備類型等標準工作,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可以發(fā)揮國內組織(如NGOF、CCSA等)的作用,整體引導和推進下一代光網絡的標準工作。
王光全指出,DWDM下沉已成為行業(yè)大趨勢,高速光基礎接入網絡將成為運營商的寶貴財富;希望業(yè)界加快推動相關的標準化,盡可能減少光模塊的種類,減低網絡維護復雜度,聚焦應用,降低成本。此外,王光全還呼吁國內產業(yè)鏈各方推進標準化,加大對光芯片模塊的研發(fā)和應用支撐力度,推進核心技術國產化。
下一代光傳送網架構可從三點實現突破“網絡和業(yè)務云化對承載傳送網帶來新的需求?!蓖豕馊硎?,“網絡云化帶來的需求,通信云的部署需要實現SDN/NFV技術的網絡重構;5G核心網的云化部署,U面的下沉;CU與DU分離后的云化部署和云網協同。而業(yè)務云化帶來的需求則包含四大方面:公有云與私有云的承載傳送;邊緣云與邊緣計算、云業(yè)務的接入及切片業(yè)務。”
在王光全看來,網絡和業(yè)務云化及超寬帶化對承載傳送網的演進帶來五大影響。
一是承載各種“云”的多個IP承載網與基礎光傳送關系需要進一步審視,統一的DWDM/OTN傳送網作為基礎打底網絡,簡化IP網功能,滿足實現包括“云”在內的各種業(yè)務綜合承載;
二是光傳送網自身正向基礎網和業(yè)務網兩個方向同時演進,提供從L0到L3的各種功能,迫切需要更加突出高效、開放、彈性、智能的特點;
三是“云”和“網”協同對高速敏捷互通功能和承載網的彈性提出更高的需求,需要根據業(yè)務和網絡的特點進行認真分析,依據承載方式的成本、智能化、敏捷性等提出定制化的方案;
四是高速光網絡的下沉已成為行業(yè)大趨勢,在接入層如何實現基礎資源的共用和重用是網絡運營商亟需打造的網絡能力,快速實現包括云在內的各種業(yè)務接入,以及邊緣云與中信云的互聯;
五是低成本的網絡建設和運維是始終必須遵循的原則。
“DWDM技術不斷下沉成為業(yè)內趨勢,運營商亟需構建大帶寬基礎網絡?!蓖豕馊赋觯S著帶寬需求不斷增加,大容量DWDM技術不斷下沉,走向網絡邊緣,從骨干、城域到邊緣接入,打造基于DWDM的大容量基礎網絡,承載上層業(yè)務網絡。
聯通G.metro標準獲行業(yè)廣泛認可據了解,5G前傳接口,目前主要是25G eCPRI,接口類型包括:25G可調諧DWDM接口(光纖不足,提高纖芯利用率,可管理易維護,大容量);25G bidi接口,10km/15km(CRAN光纖直驅);25G duplex接口,300m,FP/DFB激光器(DRAN)。
光模塊需求呈現五大趨勢:一是低成本,用量大、價格敏感應用場景;二是通用性,需要吃吃更多應用場景,共享產業(yè)鏈,成本更低;容量大優(yōu)選DWDM,不采用CWDM,波長免配置,零配置或少配置,Zero-touch;可管理性,具備簡潔有效維護管理能力。
在談到基于可調諧光模塊的G. 698.4(前G.metro)技術方面,王光全指出,“為應對城域多業(yè)務承載需求,中國聯通攜手產業(yè)鏈牽頭制定了G.metro標準,得到行業(yè)廣泛認可?!?/p>
G. 698.4(前G.metro),Port-Agnostic Bi-direcTIonal access?WDM(PAB-WDM),波長自適應城域接入型WDM。主要特征:波長自適應(免配置),可管理維護,基于導頻和消息通道實現,單纖雙向,對稱性好;時延低,抖動?。煌该鱾鬏?,無電曾處理;容量大,DWDM;
同時,王光全表示,PAB-WDM系統具備可維護管理能力,簡化網絡建設和運維。“基于G. 698.4標準規(guī)范的小信號調制實現的消息通道(HTMC和THMC),實現簡潔但有效的系統OAM功能(包括獨立有源設備和增強光模塊形態(tài)TEE),區(qū)別于無源CWDM/LAN-WDM方案。”
王光全透露,“實現G.metro系統與運營商城域網絡管控一體化,中國聯通正在開發(fā)統一管控平臺?!?/p>
據了解,G. 698.4/G.metro技術用于5G前傳,大量節(jié)省拉遠光纖資源。一方面,G. 698.4/城域接入型WDM技術,應用于5G前傳,可以減少巨量光纖資源消耗,支持點到點、鏈型和環(huán)形組網。另一方面,主要用于剩余纖芯不足,且新建光纜困難或成本高的場景,成本優(yōu)勢明顯。
此外,王光全表示,PAB-WDM系統設備形態(tài)靈活,頭端有源,尾端可簡化為模塊?!邦^端和尾端,均為有源設備,需解決尾端設備的安裝和供電。頭端為有源設備,尾端簡化為增強型光模塊和無緣的合分波器;但可對增強型光模塊進行管控?!?/p>
會上,王光全還重點介紹了G. 698.4標準關鍵技術產業(yè)化進展情況。據他透露,“低成本可調諧10G光模塊已完成開發(fā),包括窄帶可調和寬帶可調,基本量產;25G光模塊,多個模塊公司在開發(fā)和測試中,2019年Q3系統級樣品測試,Q4具備量產條件。G. 698.4應用于5G前傳和CPE,多個廠家正在系統開發(fā)中,2019年Q3/Q4測試,進行5G現網試商用,并逐步商用。單纖雙向和分波器件,有多個供應完成開發(fā),并已完成系統級測試驗證。此外,中國聯通自主開發(fā)統一管控平臺(已包含G. 698.4系統功能)正在開發(fā)和測試中?!?/p>
同時,在王光全看來,PAB-WDM系統支持多業(yè)務承載,作為城域網設備擴展?!癙AB-WDM系統可以獨立部署,也可以板卡型態(tài)安裝在現有設備上,作為現有WDM/OTN/IPRAN設備擴展。支持多業(yè)務綜合承載接入,移動前傳,室分及CPE專線等,同時支持與OTN等技術融合?!?/p>
在介紹到25G可調諧光模塊測試及標準化情況時,王光全指出,“G. 698.4修訂主要增加25G可調諧C波段20波傳輸距離20km的應用場景,適用于DWDM場景。根據實驗室25G光模塊測試結果,在10km以內不需要色散補償,可以滿足傳輸性能。超過10km時,需要考慮色散補償及光放大器。
25G?DWDM系統的產業(yè)鏈當前以NRZ為主,暫未考慮PAM4。此外,由于容量關系,ITU-T SG 15此次僅考慮增加25G DWDM。現有CWDM和LAN-WDM均采用O波段,容量受限,與現有DWDM產業(yè)鏈不符?!?/p>
在談到G. 698.4標準及技術應用前景方面,王光全表示,“基于低成本可調諧光模塊,打造基于光波長的城域超寬帶全光綜合接入,實現λaaS和按需升級?!?/p> 模塊化波分應用部署迅猛增加
5G新業(yè)務帶來包括邊緣在內的更多數據中心互聯需求。網絡重構和云化,將以數據(DC)為中心,因此未來數據中心將迎來大規(guī)模(數量和規(guī)模)建設熱潮;隨著新型業(yè)務突破和邊緣計算的興起,數據中心部署逐步下沉至網絡邊緣,以保證新型業(yè)務的低時延等需求;因此,數據中心光互聯(DCI)的需求不斷增加,且?guī)捯苍絹碓酱螅蔀槲磥磉\營商業(yè)務拓展的重要方向。
王光全認為,“數量巨大的邊緣機房,是運營商相對于OTT的絕佳優(yōu)勢資源,MEC部署位置將隨業(yè)務需求驅動,有業(yè)務需求,可下沉至最接近用戶位置,有巨量的連接需求?!?/p>
與此同時,中國聯通大客戶租用業(yè)務發(fā)展迅猛,城域100G需求明顯。
據王光全介紹,中國聯通大客戶租用業(yè)務發(fā)展迅猛,基本上每年以30%增幅增長,且業(yè)務具有突發(fā)性以及不可預測性。中國聯通骨干傳送網,China169業(yè)務占比逐年下降,BATJ,政企等大客戶專線業(yè)務呈現快速上升態(tài)勢。China169容量占比已由2015年80%降至目前50%;大客戶和DC互聯等業(yè)務容量上升至40%左右。在城域網的核心層、匯聚層以及邊緣接入層,多開始應用100G接口,包括100km以上,以及短距100G接口。
面向數據中心光互聯的需求,DCCI DWDM系統已在OTT和電信運營商內得到應用,聯通內部稱之為模塊化波分設備。該設備充分結合互聯網公司和運營商各自優(yōu)勢,提供具備競爭力的DCI光互聯解決方案。
與傳統DWDM設備相比,模塊化波分傳輸設備采用服務器設備形態(tài),風道涉及前進后出,符合數據中心服務器機柜要求;模塊化設備,平臺通用,維護便利,組網靈活,按需擴容;支持機架堆疊式靈活擴展,集成度及單位帶寬功耗優(yōu)勢明顯,支持開放組網。
王光全指出,模塊化波分設備適用于城域互聯,包括城域數據中心互聯,數據中心至城域網間互聯等。中國聯通2018年底已完成多廠家模塊化WDM設備測試驗證,相比傳統DWDM設備,100G/200G模塊化波分設備,在單位帶寬功耗和集成度等方面,優(yōu)勢明顯。
在談到城域低成本100G技術接口及規(guī)格建議時,王光全認為,城域應用,尤其是城域邊緣層,應用量大,成本敏感,專門針對城域短距應用優(yōu)化的低成本低功耗是關鍵。建議行業(yè)內針對城域應用,聚焦和優(yōu)化DSP和OPTICS部分,共同開發(fā)最優(yōu)化的低成本城域相干/非相干100G。
據了解,王光全建議的低成本城域相干/非相干100G技術規(guī)格為工作距離40km、100km;系統容量10/20通道;100GHz波道間隔;標準化SC-FEC(G.709.2);CFP2/QSFP28封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