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識別技術是生物識別技術的重要分支,是指通過人眼中的虹膜,進行身份識別和驗證的技術。虹膜自胎兒發(fā)育階段形成后在整個生命歷程中都將保持不變,正是虹膜獨一無二的信息特征決定了虹膜識別是所有生物識別技術中準確性最高的技術。
目前市場上基于虹膜識別技術已經研發(fā)出許多成熟的軟硬件產品與行業(yè)應用解決方案,如:①安裝在高檔房地產項目上用于訪問控制的虹膜識別門禁系統(tǒng);② 加載虹膜識別功能的ATM機、銀行保險箱/柜、電子支付;③ 搭載生物特征(虹膜信息),用于進入各國邊境時確認身份的公民電子護照;④ 加載虹膜識別功能,用于社會保險參保人員身份確認的生物信息社???⑤ 利用存儲的虹膜信息,追蹤逃犯的身份識別儀等。
虹膜識別技術優(yōu)勢明顯,比指紋、人臉識別更可靠
虹膜識別的過程主要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虹膜圖像獲取、圖像預處理、特征提取和特征匹配。進行身份識別時,首先需要使用特定的攝像器材對人的整個眼部進行拍攝,并將拍攝到的圖像傳輸給虹膜識別系統(tǒng)的圖像預處理軟件。該軟件可對獲取的虹膜圖像進行虹膜定位、虹膜圖像歸一化和圖像增強等處理,使其滿足虹膜特征提取的需求。經過圖像預處理過程后,需要采用特定的算法從虹膜圖像中提取虹膜識別所需的特征點,并對其進行編碼。然后將所得到的特征編碼與數(shù)據庫中存儲的虹膜圖像特征編碼進行逐一匹配,由此判斷是否為相同虹膜,從而達到身份識別的目的。
虹膜由于其生物結構的獨特性,使得虹膜識別技術有著遠超其他類別生物識別技術的優(yōu)勢。例如虹膜包含豐富的生物紋理信息,其結構復雜性高于指紋數(shù)千倍,John Daugman算法采用3.4字節(jié)的數(shù)據代表每平方毫米的虹膜信息,并以此作為一個量化特征點。相比于其他生物測定技術(如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等)只能讀取13-60個量化特征點,結構復雜的虹膜可通過識別技術讀取到266個量化特征點,大大提升了虹膜識別的精準性。當下主流的人臉識別技術的誤識率為2%,指紋識別技術的誤識率為0.8%,而虹膜識別的誤識率可低至百萬分之一。虹膜會在人出生6-18個月后定形,終身不變,且不會因一般疾病或者其他因素造成損傷或磨損。
中國由于虹膜識別技術起步較晚,尚無法成為各個生物識別應用領域的主流技術,但在部分安全性需求較高的領域已實現(xiàn)替代,例如在湖北省公安廳、宜昌公安部門保密局、河南鄭州看守所和新疆看守所均有部署有虹識技術虹膜門禁系統(tǒng),用于提高管理系統(tǒng)。虹膜技術的不斷革新有望在未來替代目前人臉識別和指紋識別領域的應用瓶頸,其商業(yè)價值也將不斷通過市場容量展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