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已成為5G商用元年,5G商用,承載先行;承載鋪路,5G啟程。承載能否滿足5G網絡要求將直接影響到5G商用進程。隨著5G商用的加速,業(yè)界對5G承載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
2019年5月16日,2019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分論壇——2019 5G承載技術標準與產業(yè)研討會(以下簡稱研討會)在北京新世紀日航飯店舉辦。
本次研討會以“承載鋪路,5G啟程”為主題,由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指導,中國通信學會主辦,北京信通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和北京百卓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承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支持。本次會議吸引到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三大運營商、設備商、芯片模塊廠商等5G承載產業(yè)鏈300余位嘉賓到場,現場大咖云集,討論熱烈,精彩紛呈。
在研討會上,中國聯通網路技術研究院網絡技術研究部主任王光全發(fā)表了題為《5G承載網絡的演進與發(fā)展》的主題演講,介紹了云化需求對運營商城域傳送網的影響、5G承載傳送網絡的發(fā)展與演進等。
中國聯通網路技術研究院網絡技術研究部主任 王光全
5G承載網絡建設應把握五大基本原則在研討會現場,王光全指出“超大規(guī)模的云連接正在席卷全球,對運營商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以Google云為代表的超大規(guī)模云正在從中央/全球云部署不斷發(fā)展,已經面向區(qū)域數據中心和國家數據中心,并且為企業(yè)提供全球連接。這種情況為技術實現方式的轉變、網絡規(guī)模和智能等帶來了極大影響。因此,運營商考慮未來城域網的發(fā)展和演進時,需要結合5G、網絡云化等需求。
與此同時,網絡云化將會對5G承載網的架構產生影響,特別是公眾IP承載網和5G承載網的整體架構需要重新評估。業(yè)務發(fā)展和網絡部署的不確定和差異化對傳送承載網的可擴展性和網絡彈性提出很高的要求。
考慮到5G業(yè)務在未來承載網中的帶寬比例,王光全建議從整體城域承載傳送網的角度考慮5G承載網的架構和技術演進,滿足網絡和業(yè)務的需求。
在王光全看來,5G承載網絡建設應優(yōu)化和穩(wěn)定基礎架構,以低成本、快速建網為基礎原則,在可運維、可演進的前提下,建設滿足5G承載需求的綜合承載網絡。
王光全認為,5G承載網絡建設應把握五大基本原則:第一,盡可能采用成熟技術、成熟產業(yè)鏈和已有資源,對標國內外大T技術方案,不獨自支撐產業(yè)鏈,保證設備成熟度,建網成本最優(yōu);第二,5G初期在滿足業(yè)務承載需求的前提下,核心匯聚層網絡考慮利舊,避免初期投資過大,在5G中期,隨業(yè)務流量發(fā)展進行規(guī)模擴容/替換;第三,在整體考慮下一代城域承載傳送架構下,考慮未來5G承載網的發(fā)展和演進方向;第四,根據新技術的成熟度,按需引入新技術,探索設備白盒化演進方向,推動網絡向開放化、智能化方向演進;第五,在可運維的前提下,探索5G承載網與通信云承載融合的可能性。
G.metro全光接入是未來的方向5G承載網主要分為前傳和中回傳。王光全表示,在前傳方面,5G承載網絡架構以光為主,基于光纖直驅或G.698.4(G.metro)技術;在中回傳方面,5G承載初期主要采用IP RAN或IP RAN2.0,未來將采用IP+光的架構,將構建基于SDN的綜合承載傳送網絡。
王光全認為,G.698.4/G.metro全光接入是未來的方向。具體來看,基于G.698.4/G.metro的低成本可調諧技術是運營商5G網絡和專線產品的最佳應用場景,可以大量接入主干減少光纖的消耗,適合1588V2和eCPRI信號透明對稱傳遞。
與此同時,低成本10G光模塊的開發(fā)和系統驗證已經完成,已經可以量產;低成本25G光模塊正在進行系統驗證,預計第三季度可以規(guī)模量產。此外,基于G.metro技術的移動前傳設備和專線接入CPE設備,多個廠家已經開發(fā)出相關產品,即將進行測試和試用。綜上可見,G.metro技術已成熟,將是未來光接入的主要方向。